山南市:防沙治沙 构建雅鲁藏布江绿色廊道
经过40多年不懈努力,山南市在雅鲁藏布江(贡嘎县至桑日县)两侧筑起了宽600米至1500米、长160公里,总面积约为150平方公里的“绿色长城”。
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山南市采取了哪些举措?克服了哪些困难?取得了什么成效?带着这些问题,日前,记者专访了山南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桑旦罗布。
桑旦罗布告诉记者,山南市雅鲁藏布江绿色廊道与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成效表明,经过治理,雅鲁藏布江河谷土地沙化已经得到遏制,生态环境状况开始好转,城乡居民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
山南市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是西藏唯一的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区。示范区位于雅鲁藏布江山南段北岸,东邻乃东区多颇章乡,西至扎囊县桑耶镇。目前,示范区总面积约5万亩,其中,核心区桑耶镇已实施治沙面积1.5万多亩。
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山南市林业部门采取修筑“丁字坝”、大苗深栽等办法,在雅鲁藏布江南岸的沙滩上进行试验性造林。雅鲁藏布江防护林建设初期,以义务植树和林业部门补助性造林为主,之后以“一江两河”、拉萨周边造林、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西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建设工程、退耕还林等工程和义务植树等多种途径和形式造林。采取“封、固、造、播”等举措,采用枝条草方格固沙、砾石压沙等治沙措施共同遏制风沙流动,推动生物治沙与工程治沙相结合。大力推广栽植砂生槐等当地沙生植物,积极引进花棒、沙柳、柽柳等沙生植物,在雅鲁藏布江河谷成片栽植4500万株。
桑旦罗布告诉记者,防沙治沙的成效是显著的。目前,雅鲁藏布江河谷防沙治沙人工林已成体系,流动性沙地逐渐减少,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减少,有效控制了沙化土地扬尘。土壤情况得到明显改善,植被盖度明显提高,林灌草植物种类增多,雅鲁藏布江两岸45万多亩的沙滩地变成了绿洲。
同时,防沙治沙有效保护了雅鲁藏布江沿岸农田、草场及交通水利设施。尤其是明显减弱了风沙对贡嘎机场、泽贡市高等级公路的危害。据统计,贡嘎机场年灾害性风沙天气由过去的60多天降到了10多天;101省道多年未发生因沙堵路现象,且沿线山南段的年风沙危害防治费用减少80%;沙化严重的扎囊县朗塞岭乡空气质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人进沙退”的局面正逐步形成;过去沙害严重的地区粮食产量增加了近一倍。持续带动群众增收,据推算,雅鲁藏布江防护林建设每年吸纳2万多名劳动力。
防沙治沙期间,山南市坚持绿色发展,引进蒙草、亿利、江平生物等企业,在沙区培育沙生植物资源基地,初步形成了以营林绿化、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为重点的特色产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以绿增景 依绿增收 靠绿振兴——日喀则市江孜县发展沙棘产业小记
据不完全统计,江孜县现有沙棘林面积约4.98万余亩,其中,天然林4000亩,人工林4.58万余亩,结果面积5982亩,全县沙棘果年总产量300吨,亩均产果50公斤以上。[详细] -
西藏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47%
“十三五”时期,西藏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等林业重点工程,共到位林草生态保护与建设资金202.3亿元,森林覆盖率由12.14%提高至12.3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42.3%提高到47%。[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