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让非遗绽放更绚丽光彩

发布时间:2022-07-11 09:19:00来源: 西藏日报

  “这部作品表现的是56个民族欢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布达拉宫广场表达爱国之情,突出民族团结的主题。”索县琼科寺僧人用酥油雕塑作品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福。

  在农牧民群众家中,记者一行看到了次欧制作的“天安门城楼”木制模型,以及多吉和罗布顿珠的石刻领导像和唐卡画像……

  连日来,那曲市索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乡村振兴 那曲奋进”为主题的系列群众性竞赛活动,最大限度地动员农牧民群众参与到其中,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涌现出一批批优秀的民间艺人和优秀作品,展示了民间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近年来,为了保护文化遗产,索县持续推进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申报工作。目前,索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个、自治区级8个、市级16个、县级72个。

  传承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全区首个藏医23项技能研究基地暨国家级非遗藏医杂炯(脉泻疗法)传承基地在索县藏医院挂牌;索县藏医院与西藏藏医药大学、自治区藏医院、索县集中供养所合作签约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医养康复中心在索县建成。传承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原则,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世代相传、亘古绵延。

  丹松扎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医杂炯(脉泻疗法)传承人,他带领徒弟们始终坚持守正创新、传承精华,潜心钻研、积极探索不同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案。

  为了推进掌握藏医杂炯(脉泻疗法)这一技术的人才培养,索县从2009年开始启动基层医务人员掌握此疗法的培训。目前,已有800名乡村医生完全掌握此疗法,并准确应用于临床。

  在索县藏医院资料库里,记者见到了正在查阅资料的许尼木瓦·桑珠群培,他跟同事正着手准备7月底即将举办的第二届藏医杂炯(脉泻疗法)疗法研讨会。许尼木瓦·桑珠群培是丹松扎巴的徒弟之一,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学博士,与丹松扎巴一起致力于藏医杂炯(脉泻疗法)的研究与传承。

  藏医杂炯(脉泻疗法)应用于脉痞、妇血症扩散等妇科疾病,还对中毒症、陈旧性热病、痛风及头部外伤所致的陈旧疮疡、索日亚病等疾病有疗效,特别是对肠道疾病和黄水聚集症有显著疗效。

  “我们将创新发展藏医药事业,打造藏医药特色服务品牌,不断提高品牌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索县藏医院院长扎西多杰告诉记者。

  让技艺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活力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祝福,索县琼科寺僧人对传统技艺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创作出了爱党爱国、爱护民族团结的雕塑作品。

  酥油花是雕塑艺术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以酥油为原料,以人物、花卉、飞禽、走兽、树木等人和事物为主题创作的一种高超的手工油塑艺术。

  “我们用最擅长的技艺制作这些作品,就是要表达我们寺庙僧人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以及各民族亲如一家的情感。”琼科寺僧人告诉记者。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近年来,索县始终致力于非遗项目的传承、推广工作,将古老的技艺和现代的手法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技艺在守正创新焕发活力,绽放时代光彩。

  在加勤乡尼玛林寺,僧人通过沙画技艺,制作了党旗、国旗、国徽,用实际行动践行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时,展现出索县深入推进新时代藏传佛教中国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藏传佛教优良传统、弘扬藏民族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

  西藏沙画,又称彩砂坛城绘制,起源于吐蕃时期,作品采用七彩砂砾按严格比例、结构、内容等堆砌而成。16世纪中叶起,加勤乡尼玛林寺将此技艺传承至今,如今赋予了沙画新的时代内涵。

  “他们的作品,既继承了西藏传统制作工艺,又淡化了宗教色彩,生动反映了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特点。”索县文旅局副局长尼玛顿珠表示,琼科寺和尼玛林寺作为索县重要的宗教场所,在非遗传承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不断增进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开发利用非遗带动群众增收

  近年来,索县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非遗产业,传承民族文化,不断挖掘、创新、制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工艺产品、旅游产品及生活用品,为群众致富增收拓宽门路,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近就便实现就业。

  特色唐卡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发展唐卡产业不仅能够弘扬传统文化,而且能够带动群众增收。罗布顿珠作为索县的致富带头人,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敲开了致富之门,同时带领群众共同富裕。目前,罗布顿珠已有50名学生,其中有37名是脱贫户。

  在索县龙多的家中,记者看到了皮制的马背包、旅行包、靴子等。“我是第四代皮具制作传承人,制作的产品主要在索县、巴青一带通过物交会进行销售,去年仅皮具销售增收3万多元。”40岁的龙多打算把自己家传的手艺传授给弟弟。

  龙多告诉记者:“下一步,我要结合市场需求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创造出更多群众喜欢的产品,另外还要把这一技艺完整传承下去,并申请县级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重在融入现代生活、展现当代价值,涵养文明乡风、凝聚民族精神。近年来,索县把优秀的非物质文化转化为优质的产业资源,走好非遗和产业融合的发展道路,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焕发新的风采。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