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民俗文化展里“不寻常”的三件展品

发布时间:2022-06-24 14:20: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2016年12月1日,西藏博物馆闭门谢客,开始改扩建工程。历时5年,崭新的西藏博物馆即将开门迎客。新的博物馆里,36米的金顶、美轮美奂的彩绘、几千件珍贵文物,都在默默讲述这片古老大地的亘古新生。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博物馆,感受“地球第三极”的无穷魅力。

   中国西藏网讯 在“离太阳最近的人”西藏民俗文化展里,珍藏着许多来自西藏各地非遗传承人、手艺人的创作佳品。这些看似普通寻常的展品陈列在展柜里,供世人了解“离太阳最近的人”生活的日常。日前,记者来到西藏博物馆,聆听吉如·巴桑罗布(西藏博物馆展览部主任、民俗展览策展负责人)讲述3件藏品背后的故事。


图为西藏博物馆里展陈的马头木舟 摄影:王媛媛

   难能可贵——马头木舟

   “这可能是目前西藏地区唯一一艘保存下来的马头木舟。”展陈在西藏博物馆的马头木舟,从木材的颜色,就能辨出这是个老物件。吉如·巴桑罗布说,经过多方打听,历时两年,木舟是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拉孜县的一处渡口遗址找到。

   “当时,木舟的各个木板散落在河滩上,我们发现并将其重新组装了。”马头木舟是西藏早期的水路交通工具,许多人或许有所耳闻,但从未见过实物,陈列在西藏博物馆的马头木舟算得上较为完整地展现出旧西藏的交通状况。

   在马头木舟的背后,是西藏山南一个古老渡口的画面,虚实的场景设计,让人不禁唏嘘如今出行的便利以及西藏交通的巨变。


图为西藏博物馆里展陈的马牙邦典 摄影:王媛媛

   最为感动——马牙邦典

   见过五彩的邦典(藏式围裙),那你听说过马牙邦典吗?西藏博物馆里展陈的马牙邦典,藏着一个家族两代人接力传承的故事。

   2020年5月,吉如·巴桑罗布在当地文旅部门的带领下,前往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当雄县收集牧区文化展品和图片。“一位老人,他正在家里手工制作马牙邦典”。吉如·巴桑罗布解释,这种邦典是藏北牧区妇女佩戴的一种饰件,由刺绣和堆绣工艺制成。因为邦典最上端堆贴有竖条装饰,形状很像马的牙齿,故称马牙邦典。

   老人得知一行人的来意,十分愿意无偿给西藏博物馆捐赠自己的作品。“那您帮我们制作,到了明年年初,再跟您联系。”没想到,2021年初,吉如·巴桑罗布却与老人联系不上了。辗转通过当地文旅局联系后才得知,老人已经不幸离世了。

   “当时我们去他家时,知道他的儿子也继承了父亲的手艺。我就想,有必要跟他的家人联系一次。”吉如·巴桑罗布记得很清楚,老人的儿子嘎玛南杰说,“很遗憾,父亲没能做成邦典就去世了。能不能由我来完成父亲的遗愿。”最终,展陈的马牙邦典由嘎玛南杰制作完成,并将其捐赠给西藏博物馆。

   图为西藏博物馆里展陈的陶制海螺 摄影:王媛媛

   高超技艺——陶制海螺

   吉如·巴桑罗布说,在展览征集文物的过程中群众积极捐赠创作品的故事还有很多。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谢通门县牛古村,制陶历史悠久,吉如·巴桑罗布一行来到这里了解当地的陶器制作历史和技艺,为展览征集所需展品。

   “为什么要做这个展览”“展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一行人向制陶老人道明来意后,老人表示,“我想给你们捐赠一个我的作品。”制陶老人的传习基地,展陈着许多他的作品,老人愿意为了西藏博物馆的展览,重新制作一件陶器。吉如·巴桑罗布建议,为了展陈效果,陶器的规格要稍微大一点。

   一段时间后,吉如·巴桑罗布接到了老人儿子打来的电话。电话里,老人的儿子表示,“父亲说,他想做一个海螺,捐赠给西藏博物馆。”

   电话另一头,吉如·巴桑罗布蒙了,因为他从来没见过陶制的海螺。老人的儿子解释,在西藏陶器制作行业,有一个说法,制陶的人如果能制作陶器海螺,代表着手艺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

   “我想了想,海螺的造型、结构比较复杂,如果能烧制成功,技术水平肯定很高。”最终,老人将海螺制作成功,并无偿捐赠给了西藏博物馆。

   回想起这些藏品的征集过程,吉如·巴桑罗布说,无论是捐赠作品的手艺人,还是愿意提供帮助的普通群众,都展示着他们身上所散发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在这些藏品的收集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普通群众身上对宣传和保护西藏优秀文化的自觉和责任。”吉如·巴桑罗布说:“从事展览策划工作的人肩负着传承与保护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藏文化的重任,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但是普通群众去做这件事情,让我们倍感振奋,工作起来,有一种特别的热情和动力。”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