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走进巴青:探索黑牛毛帐篷“赤堆东雄”下的牧区文明

发布时间:2021-08-25 10:31:00来源: 西藏日报


图为那曲市巴青县牧民在弹牛毛清理杂质


图为那曲市巴青县某乡镇搭建的黑牛毛帐篷。


那曲市巴青县牧民在铺设牛毛线开始编制。


那曲市巴青县牧民(右)在用收集的牦牛毛手工捻线。

  一提起牧区的牛毛帐篷,就不由得联想到以牛毛帐篷命名的那曲市巴青县,“巴青”藏语意为“大牛毛帐篷”。

  为了探索牧区牛毛帐篷背后的故事,近日记者来到巴青县。在巴青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旦增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为了传承发展游牧文化,在2019年8月,巴青县用最传统的制作方式,建成了占地一万多平方米的黑牛毛帐篷(以下简称“黑帐篷”)“赤堆东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和学术价值。

  拜访霍尔家族后裔 探索“赤堆东雄”历史价值

  历史上,霍尔三十九族部落首领的府邸便设在一个巨大的黑帐篷中。相传最早的黑帐篷由霍尔部落第九代首领衮秋加于1650年搭建,称之为“赤堆东雄”,意思是“聚千容万”,至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为了领略黑帐篷深厚的历史底蕴,记者一行驱车来到“赤堆东雄”搭建地——现巴青县巴青乡所在地,并对霍尔家族的后裔多确旺旦进行了采访。

  我们刚走进开满鲜花的庭院,一位精神抖擞的老人正好从两层小楼中走出来迎接:“你们好,快请进屋坐。”在同行人的介绍中,记者得知这位老人正是多确旺旦,今年73岁。

  在简短的寒暄后,伴随着香滑浓稠的酸奶,多确旺旦开始讲述起记忆中关于黑帐篷的故事。

  “当时霍尔王衮秋加时期,将霍尔部落首都从现巴青县杂色镇所在地搬迁至现巴青乡所在地时,修建了第一个黑帐篷‘赤堆东雄’,面积达400多平方米,从此成为霍尔三十九族部落首领的府邸,也是部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重大活动的场所。”在多确旺旦的描述下,眼前仿佛浮现出“赤堆东雄”曾有过的辉煌。

  作为霍尔三十九族部落首领的府邸,“赤堆东雄”一直在不断被修缮扩大,1949年其面积达到近800平方米,这也是历史上最大面积的“赤堆东雄”。

  1916年,噶厦政府在藏北设置“霍尔基”,标志着霍尔王世袭制度被废除,霍尔王的势力也不断缩小,最后其势力削减为只管理现巴青范围的部落长;1950年后,解放军进藏,当时的部落长索南坚赞主动欢迎并投靠解放军,属于黑帐篷里的部落政权正式瓦解。

  “霍尔部落解放后,大家不再上交税费,没有多余的钱来修缮‘赤堆东雄’,并且随着牧民群众生活习惯的改变,大家渐渐住进了固定的房屋,对黑帐篷的使用率也越来越低。未经妥善保管的‘赤堆东雄’最终朽烂风化了。”多确旺旦叹息道。

  “赤堆东雄”再现风采 展现非凡工艺价值

  数百年来,藏北牧民都过着择草而牧、逐水落帐的游牧生活。在藏北牧区,黑帐篷与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游牧文化的历史内涵。

  “‘赤堆东雄’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它的工艺价值也是不容小觑的。牛毛帐篷编织技艺流程复杂,这些技艺是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是现代技术所无法代替的。”多确旺旦担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牛毛帐篷编织技艺面临失传,一心想着重建“赤堆东雄”。

  随着巴青县政府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越来越重视,2017年,多确旺旦以“文化传承”的名义,开始组织巴青县北部6个乡镇会传统牛毛帐篷编织的牧民重建“赤堆东雄”。

  “现在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考虑到‘赤堆东雄’曾经的用途和地位,我们决定修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黑帐篷。”多确旺旦和乡亲们商定制作一个使用面积2225平方米的巨型牛毛帐篷。

  “因从未建过如此大的黑帐篷,大家也没有系统专业的知识支撑,只得凭借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手艺,筹备期间遇到了很多困难。为了完全还原最初的模样,我们全手工就地取材,收集牛毛、做毛条、捻线、卷线……前期准备工作就花费了近两年时间。”多确旺旦说。

  据悉,黑帐篷通常是采用牦牛的长毛织成的帐篷料,即称为“日雅”的粗氆氇缝制的。制作粗氆氇是一件费时又费力的活,首先要从牦牛身上剪下厚实的牛毛,然后将牛毛梳理平整,接着将梳理平整的牛毛捻成线,最后再编织成形。搭建时,将帐篷顶部四角的琼塔(拉绳)拉向远处,系于钉好的木橛上,然后在帐篷中架一根木杆做横梁顶住棚顶,再用立柱支撑横梁两端,接着调整四周拉绳的松紧固定帐篷,最后用橛子钉住帐篷四壁底部的小绳扣,使帐篷四壁绷紧固定。

  2019年7月,在巴青乡江亭贡村,上演了搭建巨型黑帐篷的大场面。

  “我们其他乡镇住得远的人员,为了方便、节省时间,每户人都就近搭了一个简易的小帐篷,搭建黑帐篷期间就在小帐篷吃住,我们每天都有200名左右的人一起建黑帐篷。”来自玛如乡的牧民次仁拉达说。

  “牦牛毛比较粗硬,缝接时间一长,手上就会出血长茧,一天下来胳膊也很酸痛,但想着是在做一件很有荣誉感的事情,大家从未有过抱怨,都在卖力地干着自己手里的活。”永宗达旦已经70多岁了,他向记者演示缝制帐篷时的动作依旧很熟练。

  最终,历时近两个月,占地1万多平方米、使用面积2225平方米的“赤堆东雄”成功重建。整个“赤堆东雄”黑帐篷由四壁、356根撑杆、1根横杆、13根立柱、408根桩子、356根琼塔(拉绳)、83个铁扣、40个锁子组成。

  “‘赤堆东雄’建成后,刚好迎来2019年巴青县首届霍尔巴青文化艺术节,我们又将‘赤堆东雄’搬迁搭建在艺术节现场,场面十分壮观,很受喜欢。”多确旺旦聊起纷纷前来参观拍照的人们,不禁喜上眉梢。

  多举措保护牧区传统文化 重视传统帐篷制作技艺

  “为了更好地保管‘赤堆东雄’,去年县政府投资80万元在江亭贡村修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预计今年年底建成。建成后,‘赤堆东雄’将被摆放在里面,对外开放、供人们学习参观。”巴青乡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多吉说,“现在县里举办大型活动的时候,我们就会将‘赤堆东雄’搬往活动场地搭建起来供人参观,其余时间就将其拆卸存放在村里100余平方米的铁皮房里。”

  为加强对黑帐篷的保护力度,提升传承能力,巴青县相关人员在开展保护工作过程中,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收集各类调查线索;采用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多种方式,全面、真实地记录了黑帐篷编织技艺资源的现状,完整采录了讲述者、传承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数据。

  同时,为做好黑帐篷的整体性保护与传承工作,巴青县政府要求各乡镇每年7月至9月(夏季草场搬迁的时间点),必须搭建具有县域特色的黑帐篷,以提高广大牧民群众对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从而促进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鉴于“传统帐篷制作技艺(巴青牛马帐篷编织技艺)”项目,能充分代表全区传统技艺与特点,体现了传统文化保护成果,对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增强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方面有着积极作用,2020年12月该项目入选为第五批国家级非遗推荐项目。

  巍巍群山间,怒江奔涌、炊烟袅袅,广袤草原上的黑帐篷里,巴青儿女正在欢聚畅谈、纵情歌舞。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