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山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综述:文化山南活力四射
泽帖荣获“2020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久河卓舞荣获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贡嘎克西木雕传承人土登制作的“切玛盒”作为西藏入围作品,参加“大运河文旅季暨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
这些,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山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成绩。近年来,山南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积极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促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了非物质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乡村文化”走向“大舞台”
75岁的尼玛,从9岁开始学习久河卓舞,让他做梦都没想到的是,这一传统舞蹈登上了2020年央视元宵晚会舞台。“以前都是在村里跳,偶尔参加市里的演出。”尼玛说:“能够代表西藏人民给全国人民表演,说明这个舞蹈是优秀的,是具有魅力的。”
“十三五”期间,随着久河卓舞、羊卓姜谐、若浪霞波卓、巴朗卓巴谐玛、门巴阿吉拉姆、多颇章卓舞等众多优秀非遗传统节目成为区内外大型文化活动的“常客”,进一步增强了非遗传承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
2018年,根据久河卓舞创作的《山南鼓舞》,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进一步提升山南文化的知名度。
与此同时,山南市还有众多非遗传统节目走向全国,载誉归来。2017年,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参加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遗节,代表性传承人旦增卓嘎荣获“新生代传承之星”,并被授予“巾帼脱贫攻坚女能手”称号。
2020年,贡嘎克西木雕传承人土登制作的“切玛盒”,作为西藏入围作品,参加了“大运河文旅季暨第十二届浙江·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泽帖荣获“2020中华品牌商标博览会”金奖,成为山南市文化软实力的一张张靓丽名片。
传统技艺成为增收“神器”
重大活动开场,总能看到扎西雪巴的身影。随着演出频率增多,表演者的收入也增加不少。“过去,跳扎西雪巴的只有几个人,最多时也不过几十个人。现在,可能上百人都不止吧。”能够促进群众增收,作为这一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尼玛次仁很是高兴。
尼玛次仁所在的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社区,被誉为“藏戏第一村”。目前,该村正在依托这一传统文化发展民宿。“住藏戏第一村,跳扎西雪巴,感受藏源文化的独特魅力”成为该社区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中央、自治区、山南市三级财政共投入资金3330.31万元,对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等50个非遗项目和雅砻扎西雪巴等35支业余藏戏队进行了保护扶持。其中,35支业余藏戏队共开展藏戏演出活动640场,观众人数384353人次,带动群众增收285.055万元,687人次受益。
与此同时,通过抢救性保护,琼结雪阿吉拉姆、扎塘藏戏相继恢复演出,代表性剧目《朗萨斐蚌》《文成公主》《顿玉顿珠》复排后,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琼结县是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被称为“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雪阿吉拉姆便诞生于琼结县琼结镇雪村。“没想到,这些小时候看过的藏戏,现在继续保持活力。”传统藏戏恢复演出后,琼结县琼结镇雪村今年72岁的次仁拉姆几乎每场必到。她说:“传统藏戏演员告诉我,这些剧目他们全部都会了,随时都可以演。”
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近年来,琼结县把旅游业打造成了该县的重要产业,带动众多群众摆脱了贫困、增加了收入。
非遗技艺后继有人
非遗技艺后继有人是非物质文化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
据统计,截至目前,山南市共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90项、传承人242名。其中,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项、国家级传承人16名;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4项、传承人74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0项、传承人15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71项、传承人137名。
与此同时,山南市建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基地18个,拥有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4名。其中,贡嘎杰德秀邦典编织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阿扎金银锻制技艺等5个项目入选第一批自治区传统工艺振兴目录;错那县麻麻门巴民族乡被命名为首批自治区级非遗特色乡;设立了乃东区民族哗叽手工编织专业合作社等1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泽帖编织技艺、扎囊木雕、敏珠林寺藏香制作技艺和门巴族萨玛民歌等4项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示名单。
从年少到拉萨打拼,再到回乡创业,作为扎其虱雕的传承人,白玛占堆走出了不平凡的人生路。“以前,出于对这一古老技艺的喜爱,我开始学习它,并用它实现了致富。现在,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学习它,用它实现了增收,我更是高兴不已。”通过校企联办,白玛旺堆虽然记不清已经有多少人跟他学习过虱雕技艺,但让他坚信的是,扎其虱雕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非遗文化历久弥新——拉萨市以传承保护力促非遗走出深闺
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根基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民族和国家凝聚力的重要所在。[详细] -
西藏千年格萨尔文化再获升级保护
西藏区域格萨尔文化实施抢救与内容整理项目16日已进入采集调研阶段,这意味着西藏区域格萨尔文化保护再升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