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奶飘香
肥美的草甸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清冽的泉水折射出迷人的色彩;牦牛遍布山坡,悠闲觅食嬉戏……在这里,生灵与自然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在这里,小康之路正徐徐展开。
这就是位于班戈县尼玛乡吾前村巴拉家的牧场。牧场主人叫巴拉,是一个年近七旬的老人,黝黑发亮的脸上常常挂着腼腆的笑容。可5年前,巴拉还在为家里牧业发展犯难。
“过去家里牛羊多,但草场面积小,每到冬春季节,五六千元的饲草料不够吃,牛羊掉膘、病死情况多。”这不仅是巴拉一家面临的难题,更是尼玛乡乃至班戈县发展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多年来,尼玛乡固守着“传统单一、靠天养畜”的放牧模式,牲畜多的草场少、牲畜少的草场更少,牛羊损失却无计可施:既不能产生经济效益,还破坏了生态环境,恶性循环之下,日子越过越艰难。
冬春季饲草料短缺、牲畜病死亡率高,奶产量低、收入少……如何走出困境,让巴拉家犯了难。
“嘎尔多啦!跟你商量个事儿,咱们两家的草场能不能进行合并……”2015年春,眼看面临着又一波损失,情急之下,巴拉敲开了邻居家的门。
嘎尔多家没有牦牛,只有几只绵羊,草场面积667.48亩;而巴拉家牦牛50多头、绵羊100多只,草场面积1887亩。相比之下,巴拉家的草场载畜量就多出了好几倍,草畜不平衡导致草质一年比一年差。
嘎尔多回家算了笔账:草场租金按1亩地每年2元计算,667.48亩近1500元;在牧场打工一天有100到150元收入;每年冬宰卖出的牛羊肉可享受5000到1万元不等的分红。一年下来,仅这3项收入就相当可观了。
“划算!”两人一拍即合,签订了草场流转合同。
紧接着,觉得“划算”的,先后还有达多尔、珠罗、索珍、仁珍、决益、次列平措、贡嘎益西等7个牧户家庭。他们家的情况大多是牲畜少、草场面积相对较大,这正好与巴拉家形成优势互补。
一次偶然的机会,巴拉得知通过种植优质耐寒青稞饲草料,可以缓解冬春季牛羊“补饲”的压力,于是也想尝试。很快,在班戈县科技局组织下,巴拉远赴青海学习人工种草和牲畜育肥技术。经过14天的培训,他不仅掌握了如何在高原种植草料的技能,还知道了通过科学“补饲”可以实现牧业提质增效。
2015年6月15日,一块写着“班戈县尼玛乡吾前村高寒牦牛生态家庭牧场”的牌子挂在巴拉家门旁——巴拉通过流转草场3895.28亩,组建起一家以牦牛育肥和奶制品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家庭牧场,这也是自治区第一个现代化生态家庭牧场。
在巴拉一家紧锣密鼓筹备新型牧场时,班戈县的惠民政策也相继到位:2015年8月,班戈县从牧区改革经费中拨出12万元,为巴拉家庭牧场修建了一座占地200平米的牲畜棚圈;2016年7月,班戈县为巴拉家庭牧场出资6.5万元的保暖井(安全饮水工程)也投入使用……
每年5、6月间,巴拉家庭牧场以“种养结合、以种辅养”方式,在流转草场中开出10亩用于人工种草,到11月份可收获1万斤优质鲜草料,有效保障每年70余头育肥牦牛冬春季增肥提膘。
“在牲畜饲养方式上也有改进,根据牲畜年龄实行分批饲养+‘两个6’制度,即6小时草料饲养、6小时天然饲养,可明显缩短牦牛出栏时长,并解决草场生态平衡问题,还能提高奶产量。”巴拉向记者介绍,“与过去相比,牦牛出栏可缩短1年多。现在,每头母牛日产奶量从2斤增长到2.5斤,奶质也有很大提升。”
为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巴拉家庭牧场积极加快牧业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有意识对牲畜结构进行调整。“母牛数量多一些,产奶量就会增加。奶渣、酸奶、酥油等奶制品多了,收入也就提高了。”巴拉说,家庭牧场在单一发展牦牛育肥与奶制品加工的过程中,成年母畜保持在一半以上,有效保障奶制品产量;同时,通过牦牛育肥技术,每年集中培育牦牛65头左右,出栏以后,净收入达七八万元。过去,家庭牧场年总利润3到4万元;现在,年纯利润达到15万元以上。
“家庭牧场作为现代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在草场流转的基础上,把无畜户草场流转到牧场中,不仅盘活了草场、扩大了收益,还实现了从家庭牧业向现代牧业的提升和草畜平衡。从这一点上来说,巴拉家庭牧场是牧业转型发展的一个成功案例。”班戈县科技局局长龚成乔说。
观念一转天地宽。巴拉大胆创新、主动尝试,在牧业转型的道路上始终走在前列。如今,巴拉家庭牧场不仅实现了收入的跨越式增长,也充分保护了牧场生态平衡,实现草畜养殖一体化循环生态牧业发展模式,为牧区发展、牧业增效、牧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巴拉家庭牧场示范作用启发下,班戈县新登记注册27个家庭牧场,带动从业人员134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将录制出版《藏族儿歌集》 共搜集近70首儿歌
儿歌是童年的回忆,是孩子始于摇篮的教育,它具备任何动画、玩具所不可代替的作用。今年《藏族儿歌集》的录制出版,将进一步为藏族传统儿歌的抢救与整理,及其再传承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详细] -
垃圾分类投放渐成风气 古城尽显“绿色内涵”
据拉萨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负责人介绍,到目前,拉萨市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分类运输体系、标准规范体系正在逐步健全,有效运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