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一雕一刻求精湛 矢志不移为传承

段敏 发布时间:2019-07-09 13:38:00来源: 西藏日报


图为白玛占堆在展示扎囊虱雕作品。


图为白玛占堆在制作扎囊虱雕。


图为白玛占堆的徒弟占堆在制作扎囊虱雕。


图为白玛占堆在介绍自己的获奖证书。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扎囊虱雕的话,那“栩栩如生”就再适合不过了。因为,看过扎囊虱雕作品的人,都会被其气势恢宏的大气、活灵活现的逼真、包罗万象的内容所叹服。

  白玛占堆是掌握和传承这一古老技艺的佼佼者之一。作为西藏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藏式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他感到的不仅仅是荣誉,而是责任。从掌握扎囊虱雕这门技艺开始,白玛占堆就以传承和发展扎囊虱雕为己任,矢志不移。

  兄弟相传

  “虱雕”,乍一听,感觉有些奇怪,但听完它的故事后,或许你就不这么认为了。

  相传300多年前,雅砻河流域有一个哈岗庄园,其规模宏大,阁楼四起、雕龙画凤、美轮美奂,引得众多木雕艺人争相前来取经学习。但管家为人苛刻,经常刁难木雕艺人。一次,管家看一位木雕艺人不顺眼,便有意为难道:“既然你这么有本事,何不雕一个动物来看看。假如观赏者信以为真,我就把庄园仓库的钥匙交给你保管;若你输了,就砍断你的手。”木雕艺人不服,找来一粒青稞,雕成一只虱子,放在庄园主常用的茶几上。庄园主回来,见茶几上有“虱子”,便找来管家训斥,责其看管不力。木雕艺人获胜了,“虱雕”由此而诞生,从中也可见其技艺之精湛。

  扎囊虱雕传至白玛占堆已是第六代。

  白玛占堆的家乡在扎囊县扎其乡申藏村。“刻刀不歇,薪火相传。”申藏村会木雕的人家很多,大多是子承父业,代代相传。但白玛占堆师承的是家兄旺久。“哥哥的手艺是从敏珠林寺学来的。”从白玛占堆说话的语气中可以看出,师承家兄,是一种荣耀。

  1981年,对于12岁开始学艺的白玛占堆来说,既是痛苦的往事,也是美好的记忆。他说:“那时候,由于掌握不好力道,手经常被磨破。伤口是合了开,开了又合。伤口少了,也就学出来了。”

  “出师可不是简单的事。”为了提高技艺,白玛占堆四处拜师学艺,力求精益求精。“虱雕不难,难的是文化修养的提升。”白玛占堆说:“虱雕取材广泛,博大精深,短时间内是很难面面俱到的,唯有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这其中既要学习技艺,更要学习传统文化。”

  拉萨办厂

  功夫不负有心人。1994年,白玛占堆觉得自己可以出师了,决心到拉萨闯一番事业。“之所以想去拉萨闯一闯,一是拉萨市场大、机会多。二是想向拉萨的同行学习学习,提高一下技艺。”实际上,年轻气盛的他,更多的是想和拉萨的艺人们一较高下,在木雕界扬名天下。

  “创业难,难以言表。”回忆起在拉萨市城关区开办的娘热阿妈藏式家具厂,白玛占堆是欲言又止。

  “家具厂,最兴旺的时候工人有二三十人。”能够解决自己的致富问题,还能解决一部分群众的就业增收问题,一段时间里,白玛占堆对此也是颇为得意。但时间长了,他觉得事情不能这样发展下去。他说“实际上,当时企业发展并不理想,木雕传承也不尽如人意,心里很迷茫。”

  白玛占堆非常看重也非常关心企业发展,但他更多关心的是扎囊虱雕技艺的传承。

  “木雕制作是一项极其精细的活,从选料、构图、绘画,到雕刻、抛光、着色,一笔一划、一雕一刻,每一步都不能有半点差错,错了一步,或一步没做好,都出不了好作品。”白玛占堆说:“好作品靠的不仅是木雕艺人埋头苦干的精神,更需要木雕艺人有精益求精的追求。要有悟性,更需要有持之以恒的毅力。要想出好作品,没有对木雕的爱是不行的。”

  “做一件好虱雕很难,不仅工序繁琐,要求也很严。首先要胸有成竹,要能根据材料的特点,构思出能够出彩的方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没有十年八年的积累是不行的。”白玛占堆说:“打坯、绘画、雕刻……都是技术活、手上活,心灵才能手巧。手上活,全靠大脑指挥,没有悟性,没有灵性,没有耐心,做不出好作品。”

  年轻人心浮气躁,让白玛旺堆很是着急。他在苦苦寻找方向和出路。

  返乡创业

  “传承难,难在学的人少,可培养的人才不多。”出于对故乡的眷恋,或许更多的是对扎囊虱雕传承的担忧,2012年,白玛占堆返乡创业,在扎囊县城开办了藏式虱雕厂。

  “这次创业就不一样了,扎囊县委、县政府对此非常欢迎,从政策上、资金上都给予了我很多的支持和帮助。”回忆起二次创业,从表情上可以看得出,白玛占堆是满意的。

  如今藏式虱雕厂已发展成为扎囊虱雕工业园,从作坊式制作,走上了工业化生产。并且,与扎囊县职教中心合作,走出了一条“企业+学校+基地”的发展路子。

  “现在工业园有员工60多人,是刚开始的两倍。”白玛占堆欣喜地告诉记者,员工都是他带出来的徒弟。

  今年36岁的扎西尼玛,学习扎囊虱雕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以前跟家人学,没感觉扎囊虱雕有什么神奇的。白玛占堆老师到扎囊县办厂后,跟他学,一下子感觉眼界开阔了,下笔、下刀胆子更大了,信心更足了。”说起学艺历程,扎西尼玛感悟颇深。

  扎西尼玛告诉记者,白玛占堆经常会给他们讲一些有关扎囊虱雕的典故和一些传统文化故事。此外,制作过程中,白玛占堆经常会启发他们如何选材,如何根据材料特点,做出完美的作品。

  “从单一工序上来说,他们中很多人可以出师,另起炉灶。但从各自独立完成的作品来看,还是有所欠缺的。”对于自己的徒弟,白玛占堆是既爱又“恨”;爱的是,他们对扎囊虱雕都很热爱,“恨”的是,好铁不成钢。他说:“只有慢慢培养,最终看他们各自的造化了。”

  白玛占堆告诉记者:“好的虱雕作品,是‘立体画、无言诗’。要想做出这样的作品,必须从传统文化中继承和发展。”

  现在,除了带徒弟和忙于自己的企业外,白玛占堆把精力都用在探访扎囊虱雕老物件和寻访制作扎囊虱雕的好材料上。“好东西不多了,要是再不传承好、保护好,可能以后就再也找不到了。”说起扎囊虱雕传承,白玛占堆如是说道。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