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身农奴赤列 听嬷啦讲那过去的事情
赤列老阿妈与小女儿及孙女,一家三代人在一起。记者 孙开远 黄志武 王莉 摄
人物背景
赤列,女,生于1935年,拉萨市达孜区德庆镇白纳村人。民主改革前,赤列与父母及妹妹全家4口人,是白纳谿卡的“堆穷”。民主改革前,白纳谿卡隶属于甘丹寺的德庆宗管辖。德庆宗下辖两个谿卡,分别是白纳和卡若,并由甘丹寺的夏孜和强孜两大扎仓各选一名长于世俗事务的僧人管理,被称之为“谿堆”。
民主改革后,赤列翻身做了主人,开始了新的生活。如今,赤列老阿妈有着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正迈步走在幸福的小康路上。
9岁那年,阿妈去世。
19岁那年,阿爸又撒手人寰。
赤列老阿妈的青少年时代是不幸的。与周围许多老人一样,她的人生开始于一段苦难历程。与父辈相比,她又是幸运的。原本生来注定的不幸人生,又因一件大事被改变。
1959年,民主改革犹如春风,融化千年坚冰,结束苦难,开启美好生活。
幸福歌声回响60年。达孜区德庆镇白纳村的赤列老阿妈早已活过她父母二人年岁累加的时光。9位子女,儿孙满堂。
四月,清明。高原上,天地间,视野豁然开朗。当荒芜开始变得繁盛时,生命的成长与顽强,便尽现眼前。
春光照在整洁的农家院。孙辈们围坐在年过耄耋的嬷啦(奶奶)身旁,听她讲那过去的事情……
1959年之前,老阿妈一家4口都是白纳庄园的“堆穷”(冒烟小户)。他们一家终日都在庄园主的水磨坊劳作,每天的报酬,是仅够糊口的糌粑。即使如此,水磨坊的工作,也是农奴们眼馋的“美差”。
在那个年代,闻一闻糌粑香,都是件令人向往的事。
为得到这个“美差”,赤列家必须租种庄园8亩地,一年要缴租粮40克(合560公斤)。但在那个青稞产量极低的年代,辛苦一年才能收获30多克。
租粮年年缴,年年欠。赤列的阿爸阿妈年年围着水磨,转呀转。
也许是粉尘损害了健康,也许是别的什么原因,赤列9岁时,阿妈病了。缺医少药的年代,看病很贵。农奴们若是生了病,只能硬扛。阿妈没扛过来。
10年后,阿爸又病了。阿爸离开后,水磨坊的工作被别人接替。19岁的赤列和妹妹从水磨坊旁那间有两根柱子的“豪宅”搬出来,为波绒岗(白纳沟一个小地方)的一个小贵族家做家务。
春天和夏天,她和妹妹在山上砍柴换吃的。秋天和冬天,她和妹妹做家务。白纳庄园的“谿堆”规定,姐妹俩每年有6天乌拉差役。除此之外,夏天还有两天修河堤的差役。在举行佛事活动和新年时,还得从山上背两捆柏树枝,以供煨桑(用松柏枝焚起的烟雾)之用。
朝不保夕的日子过了5年。有一天,从山沟外来了一些人,把大家叫到一起,说解放了。
据《达孜县志》记载:1959年7月25日,达孜县组织百余人的“三反双减”宣传队,到公路沿线各谿卡宣传西藏自治区筹委会的民主改革政策,开展“三反双减”运动。
60年过去了,老阿妈至今还能记得“三反双减”内容。
那年年底,达孜县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被没收,没有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被政府以赎买的方式收回后,再分给广大翻身农奴。
民主改革之后,赤列从旧社会的农奴,变成新社会的主人。她和妹妹分到了8亩地,并先后成了家。
赤列老阿妈9个子女中,出了一位人民教师,其余人都生活在白纳。
“你们贡觉次仁叔叔的字写得很好,不想上学,却喜欢文艺。去年,他从塔杰乡小学退休了。”老阿妈轻轻地说着大儿子,语气中透着自豪。
日头到了正午,老阿妈的小女儿仓木拉大步走进院子。她只穿了件长袖T恤,却仍热得脸儿通红。原来,她刚参加完植树劳动,回家来做午饭。
村里组织的植树活动,是政府正在实施的白纳沟生态恢复工程的一部分。
白纳是西藏民间传说人物阿古顿巴的出生地。依托拉萨市休闲度假基地、优质草莓采摘基地和铸铜佛像民族手工艺基地,这里正在打造以阿古顿巴旅游景点为核心的景区。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激活各种要素,为白纳村群众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铺就一条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现在的我们的环境越来越美,日子越过越好”谈起未来的生活,赤列老阿妈满脸笑容。
-
翻身农奴、退休老干部洛桑:离岗不离党 退休不褪色
1959年,洛桑翻身做主人,积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支持民主改革各项工作的开展,成为“民改积极分子”。[详细] -
翻身农奴、僧人曲桑:“历经岁月变迁 更加感念党恩”
曲桑清楚地记得,通过民主改革,他家分到了40只羊、2头牛,从此告别了忍饥挨饿的日子,生活逐渐好转。[详细] -
翻身农奴塔萨:“宣讲是我一生的事业”
塔萨,男,生于1946年,现年73岁,那曲市巴青县雅安镇2村村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