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在青藏高原“寻找”王玄策

发布时间:2018-01-03 10:39:00来源: 西藏商报

贞观十七年(公元642年)春天,大唐长安城里迎春花绽放。一个叫王玄策的中年男子,正在收拾行装,包袱里有轻薄的衣衫,也有御寒的长袄。他知道,此次途经吐蕃前往天竺国并非易事,一路定要历经寒暑。此时的他尚不知,这次“凿空之旅”,足以让世人记住“王玄策”这个名字。

公元2017年的冬天,由自治区文化厅主办的西藏与“一带一路”文化资源挖掘整理工作座谈会在天府之国成都召开。一位伟大的唐敕使,王玄策;一块风华绝代的唐碑,“大唐天竺使之铭”碑;一条绵延千年未曾断绝的友谊、商贸通道,蕃尼古道。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不仅是西藏作为古代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重要见证,为国家“一带一路”历史文化资源的研究提供了大量富有价值的学术依据。同时,也为西藏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建设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历史机遇。

王玄策,是将大唐与天竺诸国文化交流活动推向一个新高度的重要历史人物。然而,唐代的史籍里有关他的记载却相当少见。王玄策虽劳苦功高,却一直官运不佳。当他第二次出使天竺,擒拿阿罗那顺归来后,被唐太宗李世民拜为朝散大夫,官从五品,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官衔。这样出身的人,注定不会被史料大篇幅记载。但我们通过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不难发现,玄奘与王玄策是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我们大胆猜想,也许是玄奘的光芒淹没了王玄策。

在交通极度闭塞,通联信息不发达的唐朝,王玄策及其外交使团四次(一说是三次)翻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经由蕃尼古道前往天竺,播撒友谊、文明和正义的种子,带回精巧的制糖工艺,靠的正是一种忠诚、一种无畏、一种担当、一种坚强。王玄策精神,在今天仍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期《八廓街》,让我们一起在青藏高原“寻找”王玄策。

王玄策,是将大唐与天竺诸国文化交流活动推向一个新高度的重要历史人物。由于和玄奘是同一时期的历史人物,我们大胆猜想,也许是玄奘的光芒淹没了王玄策。今天,我们一起在青藏高原“寻找”王玄策。

记者 赵越 整理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昌都芒康县三方面探索传统文化保护机制

    近年来,芒康县为切实推动全县文化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积极加大文化平台创建、传统资源挖掘和激发传统艺术活力三方面工作,实现文化传承保护从“标本化”向“活力化”转变。[详细]
  • 昌都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昌都市在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建设的同时,注重从根基上壮大基层文化,全面加强文化队伍建设和文化人才培养力度,实现了文化人才总量稳步增长,文化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