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飘措麦 文化共传承
图为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藏文书法。 拉萨融媒见习记者 余洋洋 摄
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字,不仅体现一个人的精神和气质,也更透露着传统文化的情、境、理。藏文文字流传千年,有着浓厚的艺术内涵,笔墨之间流动着的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在措麦村,有一群孩子,每当周末或节假日,他们总会聚在村委会二楼的教室里,共同探寻书法之乐。
书法之美,在于幽静飘香
近日,记者来到措麦村。
初冬的气息使整个措麦村显得格外安静,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在措麦村村委会二楼的一间教室里,整个教室显得格外明亮、温暖。二十几个孩子陆续走进教室,每三个人一桌,等待老师把练习内容发到桌上后,孩子们便拿起自己的钢笔,按照老师写的内容,一笔一划地临摹。
11岁的索朗达杰来这里学习藏文书法已有4年时间,因此他已经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藏文了。他告诉记者:“我和弟弟每周都来这里学习藏文书法,老师教得特别好,对我们学习有很大帮助。”说话间记者注意到,由于全神贯注投入书法练习中,索朗达杰的嘴角上挂着一抹墨水印。
现年52岁的拉巴次仁是措麦村村委会副主任,同时也是孩子们的书法老师,每次孩子们临摹的书法都是他提前一张一张写出来的。拉巴次仁告诉记者,练习书法的过程,是一个专注过程,也是对自己的薄弱点进行努力纠正的过程。因此,在教孩子们练字的过程中,他特别注重对孩子们专注力的反复打磨,使孩子们越来越沉得住气,从而自然养成专注、细心的好习惯。“练习书法,是一项精细的活动,要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缓急,所以,让孩子练习书法,就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孩子沉着、镇静的性格。而小学生一旦养成了这样的良好品质,恰恰是学好一门功课、做成一件事情的必要条件,使其终身受益。”拉巴次仁告诉记者。
书法之境,源于文化韵味
当记者问孩子们临摹的内容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抓很多鱼,吃很多肉,吃饱饱的肉,把剩下的骨头埋到地底下”“看云,飞向它想去的地方,从屋中走,去找鱼……”原来,这是藏语中的谚语。拉巴次仁告诉记者,自己有意识地将藏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谚语、诗句、短文作为孩子们临摹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们在练习书法的同时,能将所涉及的这些传统文化现于笔下,记于心间。
8岁的次仁念扎端端正正地坐在位置上,专注认真的神情俨然是一个小小书法家。他告诉记者,自己是马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学生。“我周末特别喜欢来这里学习藏文书法,这里有很多小朋友和我一起学习书法,气氛特别好,我一定要学好民族文化。”他一边说,一边对记者展示着他刚写好的字。
拉巴次仁边纠正孩子的坐姿,边检查他们书写时的笔画顺序。看着孩子们聚精会神的样子,听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是他最幸福的事情。他对记者说:“以前孩子们放假的时候在家闲着,自从我们开设藏文书法课后,他们都来这里学习。学生都特别努力,家长也重视对孩子的培养,再加上村里的干部们都很支持,我们有信心让孩子们写一手好字,这也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下一步我们还有可能请汉族老师开设语文课,让孩子们把藏语、汉语都学好,这也是我的期望。”
一方黑砚、一张白纸、一支笔,便是一片醉人心扉的广阔天地。书法之乐,只有爱书法的人才真正懂得。行云流水间,措麦村的孩子们感受着练习书法的魅力,探寻着民族文化的韵味。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传承和发扬“墙星”文化
近年来,西藏拉萨市致力于挖掘、传承和发扬历史悠久的“墙星”(藏语意为练字板)文化。“墙星”是藏族民间广泛使用的书法练习传统工具。[详细] -
西藏拉萨市委宣传部召开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座谈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藏拉萨市全市宣传战线结合自身实际,就如何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18日下午,一场满满“干货”的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重点工作座谈会在市委宣传部召开。[详细] -
墨香飘措麦 文化共传承
古人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文字,不仅体现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气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