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廓北院》背后的故事
图为《八廓北院》剧照。记者 郑璐 谢筱纯 摄
那时的场景,次仁玉珍还记忆犹新。在西藏自治区话剧团一间局促的会议室里,一场关于剧本《八廓北院》的研讨正在进行。“像这样没有取舍的话,就有问题。”一个人说。话音刚落,另一个人又说:“这样的写法,唯一成功的,就是《茶馆》。”自治区话剧团年轻的编剧次仁玉珍坐在角落里,听着这些来自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采风团团员们对《八廓北院》剧本的看法。自治区话剧团的导演尼玛玉珍就坐在前排,认真地记录着这些修改意见建议。《八廓北院》的初稿《远去的大院》是在2013年,次仁玉珍作为西藏少数民族特培生,在上海戏剧学院进修的那一年里完成的。她说:“当时,纯粹就是对生活在八廓大院里的普通老百姓生活的一种回忆。那里有我童年的点滴往事,也有对那些已经过往的人和事的感恩与怀念。”次仁玉珍说,虽然自己对《远去的大院》倾注了真情与实感,但也仅仅是为纪念那些过往而写的,从未想过有一天它会被搬上舞台,还会得到那么多的关注。“从我的初稿《远去的大院》,到最终的《八廓北院》,八易其稿,其中,有五次是大动。”她接着说。从《远去的大院》到《八廓北院》,从最初为个人的回忆和往事,到为了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她的剧本成为反映一个时代、一段跨越几十年的西藏现实题材作品。其间,次仁玉珍和身边的人付出了超乎寻常的努力。初稿《远去的大院》完成时,次仁玉珍原本以为自己又要独自修改这个剧本了。恰逢文化部国家艺术院团采风团一行来到西藏,导演尼玛玉珍就把次仁玉珍的剧本拿给采风团的团员们看,希望能够得到来自首都文艺工作者的意见建议。没想到国家话剧院的编剧刘深看完后主动要求来帮她修改。在修改剧本之前,刘深还让导演尼玛玉珍带着他们一起走进拉萨八廓街的老院子里找感觉。为写好这部跨越几十年的大剧本,她还和导演尼玛玉珍在自治区话剧团的安排下,多次住进宾馆,开始大幅改动剧本,一次、两次、三次……直到第八次才改成最终的模样。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八廓北院》剧本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帮助。有自治区话剧团领导和同事们一直以来的关心和支持,也有来自首都文艺工作者的宝贵意见。她表示:“很感激团里的领导、同事,也非常感谢父母和爱人的帮助。我会继续努力,用笔尖书写大时代背景下西藏普通人的故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爱国主义话剧《共同家园》
话剧《共同家园》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道光皇帝在无兵可调之际,紧急调派藏族代本军团前去抗英,演绎了藏族军民奋勇杀敌、抵御外匪、壮烈殉国的悲壮故事。[详细] -
潜心耕耘 硕果飘香
西藏自治区话剧团有着50多年历史,半个世纪以来,“让话剧种子在西藏高原上生根、开花、结果”是自治区话剧团始终追求的目标。[详细] -
培养话剧受众至关重要
一部话剧的演出成功与否,不仅与话剧剧本、舞台美术等因素密切相关,更与观看话剧的观众,即话剧的受众联系紧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