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评剧院院长侯红:《藏地彩虹》创作过程是心灵的洗礼
图为《藏地彩虹》剧照
中国西藏网讯 国庆期间,中国评剧院以北京援藏医疗队及各行各业援藏干部的先进事迹为蓝本创作而成的原创评剧《藏地彩虹》在北京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和大兴影剧院公益演出,好评如潮。
不久前,这部评剧走进拉萨,是首部进藏演出的北京市精品剧目,也是中国评剧院建院六十多年来首次进藏演出。在两个小时的演出中,演员们强忍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把最完美的舞台效果呈现给当地观众。
图为中国评剧院院长侯红接受记者采访
该剧主创人员之一、中国评剧院院长侯红在接受中国西藏网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能够把这部作品创作出来,并带到西藏拉萨,我们主创团队、整个剧组付出了很多,但是最后总结为两个字——‘值得’。我一直认为作为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传唱者,能够在艺术创作过程当中去颂扬,讴歌党、祖国、人民和英雄,是文艺工作者在新时代的责任和担当,也给我们带来新时期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剧组多次进藏采风,每次都给侯红带来不一样的心灵震撼和洗礼,其中就包括多次和《藏地彩虹》的主人公原型——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内科顾虹医生进藏,近距离深入观察她为先心病患儿诊治的过程。侯红说:“记得第一次跟顾虹主任去西藏,那是2015年10月份,在海拔4800米的班戈县,当时的我以为像孩子这种先天性心脏病在高海拔地区只是常见病,并不清楚它的患病机率。那一天我们早上6点从拉萨开车一直到晚上才到达,看到等待医生的二三十个孩子时,我以为他们当中应该只有几个患病,然而让我震惊的是经过筛查之后,二三十个孩子无一例外全部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这时候我才能够理解,顾主任为什么十多年来坚持年年进藏为西藏的孩子进行义务筛查。那天奔波了近十几个小时,她从5点多做筛查到夜里9点多钟,体力严重不支,最后吸着氧气被两个医生架着从就诊室出来。那一刻,我真正理解高原上一句常见的话‘西藏最稀薄的是空气,最宝贵的是精神’,《藏地彩虹》的创作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心灵的洗礼。”
在创作该剧的采风过程中,侯红接触到越来越多如顾虹一样的援藏干部,她发现原来准备的剧本体量太小,2个小时的时间很难去把需要表达、需要歌颂、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所以经过不断完善,我们在积累了大量故事素材的基础上创作的作品,是一个以医疗援藏为主线,但包含两代人援藏的故事:老一代修公路,新一代铸铁路,新时代医疗援藏‘架心路’的援藏历程。”
和上千观众一同欣赏完这样一部作品,听到大家雷鸣般的掌声和喝彩后,侯红说:“我觉得我们的作品受到了大家认可,尤其是让援藏干部和西藏人民感同身受,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对于成功创作出一部藏汉群众共同认同认可的艺术精品,剧中主人公原型顾虹表示,《藏地彩虹》创作的成功、表演的成功也体现了国家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一直在给西藏带来方方面面的关心和扶持。而且“在此同时,我们不可忽视的是在援助的过程当中,援藏干部和西藏各族群众也结下了非常深厚的友谊,收获了非常质朴纯真的感情,我想因为一代一代援藏干部无私奉献,使这种友情越加深厚,也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团结共进。”
图为《藏地彩虹》在拉萨演出
据悉,北京市与拉萨市是对口共建城市,在民生、文化、经济、民族等各领域、各层次持续深入推进京藏两地交流交往交融。《藏地彩虹》作为今年“京藏一家亲 共筑中国梦”文化援藏项目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了两地的广泛关注。该剧以医疗援藏为主线,讲述了从原来的骑马援藏,到今天的“组团式”援藏,一批批援藏工作者们犹如朵朵格桑花在藏区落地生根,给藏区人民带去帮助,反映了几代援藏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汉藏一家亲的精神。(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
涉藏原创评剧《藏地彩虹》演绎民族团结的家国情怀
-
心灵的弦歌,《藏地彩虹》再现藏汉一家亲
《藏地彩虹》是根据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内科顾虹医生、北京援藏医疗队以及其他行业援藏干部的先进事迹创作而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