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觉木隆派藏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洛桑扎西:让藏戏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发布时间: 2025-11-06 10:04:00 来源: 西藏日报


第二十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上,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儿藏戏班的学生在表演藏戏。


洛桑扎西在罗布林卡与学生共同表演藏戏。通讯员 洛桑扎西 摄


在堆龙德庆区觉木隆藏戏传习基地里,洛桑扎西对群众讲解藏戏起源。


洛桑扎西在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即将前往北京参赛的少儿藏戏班学生指导动作。

  第二十八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上,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儿藏戏班的学生与洛桑扎西合影留念。(除图③外,其余照片均由记者 拉巴桑姆 摄)

  在拉萨市堆龙德庆区觉木隆藏戏传习基地里,总能看到一个身影在指导演员们排练。他时而亲自示范唱腔,时而细致纠正动作,眼神里满是对藏戏的痴迷。他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觉木隆派藏戏的代表性传承人——洛桑扎西。

  与藏戏的“一生之约”

  “我第一次看到藏戏表演,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回忆起与藏戏的初遇,洛桑扎西脸上泛起笑意,“那些色彩斑斓的面具、富有韵律的唱腔、夸张却传神的动作,从此就像有魔力一般把我牢牢抓住了。”

  正是这次初遇,让洛桑扎西下定决心要学习藏戏。他拜入纳如藏戏队的西热塔庆戏师门下,开始了系统而艰苦的学习。“那时条件不好,没有排练厅,我们就在露天的场地上练。冬天特别冷,手都冻僵了,但还是要坚持练唱腔、练身段。”

  学习藏戏远比想象中艰难,不仅要掌握表演技巧,还要理解藏戏背后的文化内涵。洛桑扎西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练基本功,再学剧目。“《文成公主》里松赞干布的一个抬手动作,我练了整整一个月。西热塔庆老师告诉我,这个动作要体现出赞普的威严和智慧,不能只做表面功夫。”

  经过多年的打磨,他不仅熟练掌握了《文成公主》《朗萨雯蚌》《白玛文巴》等藏戏剧目的表演技巧,更深入理解了每个剧目所蕴含的历史故事和精神价值。“藏戏是‘活态史书’,每一个剧目都是一段历史的缩影,每一句唱词都饱含着先辈的智慧。”洛桑扎西说。

  雪顿节上的“三连冠传奇”

  2010年的雪顿节,洛桑扎西迎来了他艺术生涯的一个高峰。他在拉萨雪顿节藏戏演出中凭借《朗萨雯蚌》的精彩表演,获得了个人一等奖。“当听到自己的名字时,我特别激动,不是因为拿了奖,而是觉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也让更多人看到了藏戏的魅力。”

  接下来的2011年、2012年,他连续两年在拉萨雪顿节藏戏演出上蝉联个人一等奖,他指导的剧目也连续三年获得集体二等奖。“雪顿节是藏戏的盛会,能在这样的舞台上获奖,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耀,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传承藏戏的决心。”

  在舞台上,洛桑扎西的表演极具感染力。他饰演白玛文巴时,将角色的善良、勇敢表现得淋漓尽致;饰演诺桑法王时,又把其非凡的气度和对爱情的忠贞刻画得入木三分。“每次上台,我都感觉自己和角色融为一体了,我就是白玛文巴,我就是诺桑法王,我要把他们的故事讲给观众听。”洛桑扎西说。

  有一次,在拉萨市区露天演出的过程中突降大雨,但洛桑扎西和演员们没有停下表演。“台下的观众也没有走,都打着伞在看。我们特别感动,就更加投入地表演。那一次,是我这辈子印象最为深刻的一次演出。”洛桑扎西说。

  弟子们的“藏戏引路人”

  “传承是藏戏的生命。”这是洛桑扎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加入藏戏队后,他不仅在表演上追求精益求精,更把大量精力投入到了教学中。

  他悉心指导30余名学员,传授八大藏戏剧目的技艺。“教徒弟不能只教技巧,还要教他们理解藏戏的文化内涵。”洛桑扎西说,“我会给他们讲解每个剧目的历史背景、角色的性格特点,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这么演。”

  学员索朗央珍还清楚记得,自己刚学藏戏时,总是掌握不好《朗萨雯蚌》里的一个哭戏动作。“洛桑老师就一遍遍地给我示范,告诉我这个哭不是普通的哭,而是带着委屈和坚韧的哭,要从眼神和身段里表现出来。他教了我一个星期,我才终于有所感悟。”索朗央珍说。

  在堆龙德庆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儿藏戏班,洛桑扎西又多了一群“小徒弟”。他每周都会去给孩子们上课,教他们藏戏的基本功和简单的剧目。“孩子们学藏戏特别有灵气,虽然年纪小,但模仿能力强,对藏戏的兴趣也很浓厚。”

  2021年,他带领少儿藏戏班的孩子们远赴北京,参加第二十五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比赛。“去北京之前,孩子们特别兴奋,也有点紧张。”洛桑扎西笑着说,“我就跟他们说,咱们不是去比赛的,是去展示藏戏的美,把咱们藏族小朋友的风采展现出来就好。”

  他的“小徒弟”们在2021年第25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上,表演的藏戏《圣地拉萨》和朗玛堆谐《天地祥和》获“小梅花集体节目”称号;在2024年第28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上表演的藏戏《朗萨雯蚌·逼婚》获“小梅花优秀集体节目奖”。

  让更多人感受藏戏的魅力

  从艺37年来,洛桑扎西全身心投入藏戏的传承发展事业。他积极推动藏戏排演,组织各类演出活动,让觉木隆藏戏成为拉萨市的一张文化名片。“现在,每年来拉萨看藏戏的游客越来越多了,还有很多外国朋友专门来研究藏戏。”

  洛桑扎西还利用现代传媒平台,拍摄藏戏教学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藏戏知识,让更多人了解藏戏。“时代在发展,我们传承藏戏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不能只靠口传心授,还要利用新媒体,让更多年轻人感受藏戏的魅力。”

  对于藏戏的未来,洛桑扎西充满信心:“藏戏是藏文化的瑰宝,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只要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传承、创新,它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在排练厅的墙上,挂着一幅洛桑扎西年轻时的演出照片。照片里的他,戴着华丽的面具,穿着精美的戏服,正在舞台上尽情表演。如今,岁月在他脸上留下了痕迹,但他眼中对藏戏的热爱,却丝毫未减。

  “我这一辈子,就做了表演藏戏这一件事。”洛桑扎西看着排练厅里正在练习的演员们,语气坚定:“我要把这件事做好,把藏戏的根留住,一代代传下去,让更多人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