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昌都市洛隆县将烈士寻亲工作作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英烈精神的重要政治任务,并以高度的责任感推进该项工作,通过机制创新、多方联动、精准施策,已成功让155位在洛隆解放及发展建设中沉睡高原的英烈与亲人“重逢”,践行“让英烈魂归故里”的承诺。
据了解,洛隆县寻亲工作以精准信息为核心,构建“立体核查”体系确保源头准确。通过基础地名信息比对、康沙烈士纪念碑篆刻姓名与相关家族族谱逐一核验等方式,全面梳理烈士身份关联信息。针对年代久远导致的姓名同音不同字、籍贯表述模糊等问题,开展1000余条烈士资料反复比对,累计核实修改信息210余条,为后续寻亲排除障碍。建立动态台账,对173位安葬烈士的姓名、籍贯、牺牲信息等进行系统化建档,实时更新寻亲进展与亲属对接情况,实现精细化管理。
同时,开展跨区域专项协作,联合中共重庆市委当代党员杂志社,开展“为49位重庆籍烈士寻亲”活动,借助重庆“141”基层智治体系,联动432个村(社区)开展排查,仅一个多月便为45位烈士找到亲人。2024年,在“怒江新潮微洛隆”官方公众号首发寻亲公告,联动“昌都发布”“西藏发布”等20余家主流媒体发布信息,帮助重庆籍烈士蒋必清之女蒋华英与56年未曾谋面的父亲“相聚”。主动联系多个志愿团队及当地文化名人组建寻访小组,深入烈士籍贯地乡镇村庄走访知情人士,同时吸纳甘肃、山东、湖南、河南等11地志愿者参与,累计助力98名烈士寻亲成功。
截至目前,洛隆县已接待烈士亲属15批70人次祭扫,协助渝藏两地烈属跨越1600余公里赴洛隆县烈士陵园祭扫,组织石柱籍等烈士亲属开展专场祭拜活动。针对寻亲中发现的墓碑信息差错,启动系统性更正工作,以严谨态度铭记英烈姓名,已完成14块墓碑49处错误信息的系统更正与修缮工作。挖掘整理蒋必清、夏华清等69位烈士事迹,结合洛隆县烈士陵园“市、县两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平台,营造崇尚英烈的浓厚氛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