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深秋,初到拉萨市堆龙德庆区马镇的张旭,笔记本里写满陌生的词汇:青稞亩数、牦牛头数。甜茶的暖香与藏族同胞的笑容,消融着远方游子的忐忑。但走访马镇朗巴村村民巴桑家的那个黄昏,3名残疾家庭成员的现实让张旭返程的脚步格外沉重。“那时才懂,基层工作不是纸面数字,而是要将根深深扎进脚下的泥土里。”回忆起深夜重填表格的那一幕,如今已是马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的张旭感慨地说。
风雨考验在2019年雨季骤然降临。山洪冲垮牧区道路,堆龙曲(拉萨河支流)沿岸土地被撕裂,青葱的青稞田瞬间化为淤泥。“看着农民的血汗被吞噬,那种无力感锥心刺骨。”当堆龙德庆区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工作人员提及农业保险时,这个农民的儿子依然紧锁眉头——他知道每一株青稞都是全家生活的微光。
转机随着政策春风拂过高原。如今的巴桑当上保安,每个月拿着固定工资,全家享受残疾人补助,生活终于有了支点。更令人振奋的是,曾经年年肆虐的洪魔被智慧驯服:涵管如血脉般埋入道路,警示牌在险处守望,堆龙曲沿岸筑起坚固防洪堤。2024年盛夏修建堤坝时,马镇常木村的党总支书记格桑顿珠带着铁锹加入队伍:“干群一心,共同建设美丽乡村。”党员干部和村民擦汗挖渠的身影,映照出干群同心的力量。
八年时光,张旭踏遍马镇山川。生涩的藏语问候换来老乡踏实的笑容,夜话家常中触摸真实民意,老人们讲述的往事化作工作底气。2023年担任马镇党委委员时,张旭望着台下老同志欣慰的目光和新同事眼中的星光,恍如看见初来那夜的璀璨银河。“是马镇的泥土把‘外来干部’变成了‘自家人’。”
“基层干部的根就该扎在群众需要的泥土里。”马镇教会张旭的不是改变土地,而是如何成为土地的一部分,与它共赴春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