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中,扎曲与昂曲两河交汇处,孕育出一座以“红色”为主基调,享有“藏东门户”“藏东明珠”美誉的昌都市。这片土地不仅是连接藏川滇青的重要枢纽,更拥有着丰富的光荣革命历史和红色遗址——1950年10月,昌都战役的胜利号角在此吹响,为西藏和平解放创造了条件,雪域高原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冉冉升起。七十余载岁月流转,这里的红色印记历久弥新。近日,西藏昌都军分区组织首长机关、基层官兵及来队家属共同走进昌都市革命历史博物馆,触摸历史脉搏,感悟信仰之光,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之旅”。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西藏昌都军分区党委聚焦“铸牢政治忠诚、打好攻坚之战”深化教育实践活动,深挖驻地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有力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红色文化品牌。组织官兵及家属参观革命历史博物馆,正是将红色资源作为生动课堂,发挥好“教育人、激励人、塑造人”的作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进一步坚定官兵理想信念,将爱国主义情怀厚植于每一个军人家庭。
博物馆序厅前,小小萌娃身着迷彩服整齐列队,在军嫂的带领下,军娃们挺直腰板、目光炯炯,满是好奇地打量着这座承载着革命前辈荣光的殿堂。官兵们主动当起“红色讲解员”,他们不再是训练场上的钢铁硬汉,而是用最温柔诚挚的语言,为身边最亲密的爱人、孩子,解读着一张张泛黄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背后的动人故事。从昌都战役的硝烟弥漫到十八军进藏的艰苦卓绝,从农奴翻身当家作主的喜悦到军民共建家园的鱼水情深……历史的画卷在至亲至爱的并肩聆听中徐徐展开,军属们的思绪也被拉回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当听到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英勇事迹,了解到一代代驻藏官兵“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坚守时,许多军嫂眼中噙满了泪花。这一刻,她们不仅仅是在了解历史,更是在真切感受身边爱人“一家不圆万家圆”的无私奉献,深刻理解了那身军装所承载的千钧重担与特殊荣光。一位年轻的军嫂紧握着丈夫的手,轻声说道:“以前只知道你在高原当兵辛苦,今天才真正懂得这份辛苦背后的意义有多重。”
通过沉浸式的红色教育,军属们不仅深刻感悟了老西藏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更在相互交流中结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真切感受到了军分区部队“娘家人”的关怀与温暖。她们纷纷表示,将把这份感动与认同化作更坚定的支持与守护,继续做好军人最坚强的后盾。
参观结束后,一个个军人家庭在场馆前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的,是温馨的笑容,是紧握的双手,更是将个人小家融入国家大家、将红色信仰代代相传的坚定信念,这帧温情画面已成为“红色江山永不变色”最生动的家庭注脚。
此次活动是深化教育实践、巩固官兵思想根基的创新之举,将红色资源转化为铸魂育人的鲜活教材,实现历史与现实、集体与家庭、忠诚与奉献的有机统一,不仅激励着官兵履职尽责、矢志强军,更极大增强了军属群体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归属感,让红色血脉在军民同心守护中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