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几何书店内的休闲阅读区。记者 明吉 摄
拉萨天堂时光旅行书店里摆放的书籍。记者 郑璐 袁海霞 摄
好书推荐:
1.作家次仁罗布的《乌思藏风云》
推荐理由:作者以史诗般的笔触,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有机结合,通过多维度的人物群像,生动展现了历史背景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独特的叙事结构与藏族文化元素巧妙融合,开创了西藏历史小说的新范式,语言富有原始生命力,震撼、深沉又细腻。将贡噶坚赞、罗卓坚赞(八思巴)等重要历史人物作为主人公进行细致描写,同时也刻画了娘卓家族等众多小人物,使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历史人物在时代变迁中的抉择和命运。
2.作家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差距里》
推荐理由:作者余华以犀利的目光洞察时代病灶,揭示了现代社会中存在的贫富、城乡等多种差距,剖析了区域之间、经济发展、个人生活、心理以及梦想等方面的不平衡现象,让读者清晰地看到生活的真实模样。余华的文字简洁有力,生动形象,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人性特点刻画得入木三分,让读者在阅读中获得启发。
央喜书吧:
城市书吧的逐梦之旅
本报记者 晓勇
“你无法达到的地方,文字载你过去;你无法经历的人生,书籍带你相遇。”
这是索朗央培初创央喜书吧前,曾在脑海里过滤多个经营主体后,最终决定要开书吧时,浮现最多的理由之一。
如今,这家开在拉萨纳金万达广场三楼的城市书吧,走过4年多艰难却能量满满的时光,成为拉萨乃至西藏的文化新地标。
2024年4月,央喜书吧荣获“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年度最美书店”的荣誉称号。对此,央喜书吧创始人、西藏央喜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索朗央培表示,能够获此殊荣,缘于央喜书吧内搭建的盲人阅读区。
而之所以设置盲人阅读区,是因为西藏的一位盲人励志人士尼玛旺堆的传奇故事。彼时,索朗央培想将一本书写尼玛旺堆成长故事的书籍《我不要三天光明》引入央喜书吧进行售卖。
在与尼玛旺堆渐渐熟络后,索朗央培发现尼玛旺堆也常来央喜书吧读书。于是,央喜书吧不仅购买了一批盲文书籍,还设置了专门的盲人阅读区,以微光之力,为盲人的世界构筑一个温暖的角落。索朗央培期待社会更多关注视障群体的阅读需求,同时也希望更多读者来到央喜书吧时,能够感受到阅读所带来的更广泛的内在魅力。
平日里,索朗央培自己就是一位阅读爱好者。缘于此,38岁的他从部队转业时,选择了自主择业,从此与书籍为伍。那年,拉萨首家万达广场在纳金兴建完成并处于招商阶段。
“时间、地段、商业圈,一切刚刚好!”索朗央培笑着说,以“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为理念,他和合伙人想开一家上档次的城市书吧。他和合伙人前期对书吧投入大量的经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精装修,并为书吧取名“央喜”,音译自藏语,意为知识的来源。
经营一家书店的困境在当今这个时代尤为凸显。央喜书吧在开业之初,也曾频频受挫,连续几个月入不敷出的经营状况,让索朗央培着急上火,他不断试图在困顿中找到一条出路。
于是,索朗央培采取创新手段吸引顾客,比如组织文化活动、提供亲子阅读等项目。他还在合伙人的建议下,将饮品纳入央喜书吧的经营范畴,以吸引在闲暇中逛商场的热爱阅读的人士。
秉持“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央喜书吧从经营的第三个月起,每月坚持推出纯公益性的活动“央喜讲坛”,包括专家讲座、主题讲座和文化沙龙等内容。时至今日,已在拉萨乃至西藏声名鹊起,越来越多的作家和各领域的专家来到央喜书吧,与读者分享他们的创作和人生经历,帮助并启迪更多的年轻人。
时光总会筛选那些值得的事情。这几年,央喜书吧在西藏读者圈里不仅走出了一条属于自身的特色之旅,也吸引了一批忠实粉丝。不断向外积攒的好名声,让央喜书吧的经营状况渐渐好转。
“一个人但凡爱上读书,也就有了一种看待世界的特别眼光,甚至有了一个属于他的丰富多彩的世界。”这是同作为爱书之人的索朗央培与读者能常常共鸣的初心。
作为爱书之人,索朗央培极其重视书籍的质量,力求为读者提供有深度、广度的书籍。对此,他在选择书本时自有一套标准:“注重出版社的权威性和作品的代表性。比如,作家央珍的《无性别的神》《拉萨的时间》两本书,进不到货,就需要我们全网搜索。线上购买一天限量1—5本,我们就守在线上一到货就购买,连续坚持了好几个月。”
索朗央培说:“再比如,藏文版的《大唐西域记》、二毛的作品《拉萨的秘密》在网上根本订不到。我们就在线上高价收购二手书,放在阅读区供读者免费阅读。”
为确保书籍的品质和服务质量,给读者带来最佳的阅读体验,央喜书吧的所有书籍都坚守正版书籍的底线,将诚信置于首位,尊重每一位读书人。
现在,央喜书吧除了盲人阅读区,还有免费阅读区、藏文字图书区、儿童读物区、热销小说区等。索朗央培也经常前往区外的各大书吧学习经营管理方式,他想把好的文化和氛围带进央喜书吧,让每一位走进央喜书吧的人都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索朗央培表示,书籍只是知识的载体,以此为中心点,能够延伸出的文化脉络还有很多。比如,央喜书吧正在自创探索中的文创产品,将文脉领向深处。他期待,央喜书吧优质的图书、创意的展陈、周到的服务、丰富的活动能吸引更多读者走进央喜,领略书本里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几何书店:
来一场一个人的仪式感
本报记者 明吉
在拉萨市城关区纳金街道岗廓路的一角,城市的喧嚣在这里悄然沉淀。
与街角几家咖啡馆里飘荡的音乐和谈笑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栋静默矗立的三层建筑——如果不细看,你可能会错过这个闹市中的静谧所在。这里,就是拉萨几何书店。
几何书店源起于青海西宁,在全国共有五十多家门店。拉萨几何书店面积2200平方米,整体风格将藏式元素与现代设计完美融合。书店共有三层,一层和二层都设有休闲区和阅读区,三楼为艺术空间,会不定期举办展览、文化沙龙等活动。
在工作日的下午,也能看到有不少人分散在这个宽阔安静的空间中,他们或是沉浸在阅读中,或是专注地写着什么。店长告诉记者:“做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文化平台——这是几何书店一直秉持的理念。”在这里,一壶茶、一杯咖啡,就能开启与一本书的偶遇,在书香中完成思想的碰撞。
这家店的店长名叫叶西尖措,他和几何书店一样,都来自青海。叶西尖措2020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管理学专业,拉萨几何书店从筹备、开业再到现在,他全程都有参与。“毕业后,也尝试过其他工作,这份工作是我做得最久也是最喜欢的。”叶西尖措说。
书店刚开业那阵子,除了叶西尖措,还有另一位店长和他一起负责拉萨几何书店的运营,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另一位店长已经离开,现在只剩下他还坚守在这里。他的日常工作,便是图书选品、活动策划,还有进货、销售,以及店内员工管理等。感觉这似乎是一份全年无休的工作,但是叶西尖措却乐在其中。当记者问到他会不会觉得辛苦,他笑着回答:“不会,我很喜欢这份工作,虽然要操心的事不少,但好在时间相对自由,而且每当看到读者沉浸阅读的样子,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
作为一家全国连锁书店,每在一个地方开业,都会巧妙地融入当地特色。拉萨几何书店的建筑风格中,朱红色系点缀在一众暗色背景当中,让人直观感受到西藏特色。还有书店设置的特色专区,包括藏文书籍、汉藏双语图书,藏式文创区等等。
拉萨几何书店不仅仅在做图书销售,它同时把一些非遗以及其他的艺术体验也包含其中。叶西尖措介绍道:“店里举办过很多文化活动,西藏本土艺术家作品展览、作家新书分享会,还有非遗体验活动,比如藏香制作体验、唐卡绘制体验、藏棋比赛等。”
据了解,拉萨几何书店目前馆藏书目种类共17个大类,藏书量5万册左右,能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日常工作中也经常会有顾客向店内提出意见,或是询问特定书目,叶西尖措都会认真记下来,在下一次向总部申请进书时,把读者的需求也考虑进去。
说起在短视频当道的数字时代,我们为什么还要看纸质书?叶西尖措说:“当阅读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纸质书带来的仪式感是无法被替代的。”他还透露,书店目前正在筹备下一场摄影展,今年夏天就能和大家见面。尽管距离上一次在店里举办活动已经隔了一年之久,但是有开始就有希望,不管环境如何变化,他们想一直坚持下去,为大家提供一个有烟火气的文化生活平台……
天堂时光旅行书店:
爱书人的心灵栖息地
本报记者 郑璐 袁海霞
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记者来到位于慈觉林智慧城1号楼2层的这家成立十三个年头的天堂时光旅行书店。刚走进门,就遇见了一只白色的大狗,高兴地冲我们摇尾巴,给我们带路。
“它叫才旺,意思是平安健康,今年8岁了。这些年,才旺也见证了我们书店的成长和变迁。”
店员阿钧,是一名来自广西的“00后”女孩。她告诉记者,她是大学毕业后来到书店工作的,每天在书店,和才旺一起经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加上电子产品的冲击,阅读纸质书籍的人越来越少,但仍有部分忠实的阅读者,包括我。我最近在读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这是一本非常治愈的书,给人力量。手捧书卷,纸墨的香气让人平静、舒适,就像我在拉萨生活的感觉一样。”阿钧说。
环顾四周,书店内摆放着老板多年收集的文学、旅游、影视类等多部图书以及经典影片,还有许多关于西藏的文创产品,比如藏香、钥匙扣等。书店入口,还有一架钢琴,据说已经跟着老板漂泊多年了。
这家书店的老板叫潘朝奉,人称老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经做过导演,拍过电影,还在西藏当雄支过教,在“藏漂”界小有名气。
思绪不禁回到2015年,那时书店刚成立3年,大家席地而坐,共同观影,交流读书心得。
“吹着从天窗飘来的小风,遥望远处的布达拉宫,真的非常惬意。在这里,你可以与自己的小伙伴们一起,免费阅读我们珍藏的所有书籍,把更多的人气凝聚到书籍的芬芳中来。大家千万不要客气!”老潘幽默大气的谈吐,活跃着现场气氛,引来大家阵阵笑声和掌声。
如今,十年过去了。
虽然不似以往热闹,但是如今的书店也多了一份宁谧之美。
或是学生,或是过客,不管你买不买书,都可以进来阅读、学习。在舒缓的音乐中寻一处地方落座,点上一杯苦香参半的咖啡,拿起一本书,慢慢翻阅,享受当下的浅步调与慢时光。
“孩子,马上到你4岁生日了,提前祝你生日快乐!”“相遇是缘分,拥有是幸运。做勇敢的自己!”“愿我和爱人多年以后,还能一起来到书屋。”
留言墙,也是书店的一大特色。每一个来到书店的人,可以在留言簿或者明信片上写下自己的祝福和心愿。
书店里的每一个角落,都见证着老潘对读书那份纯粹的热爱与执着。如今虽然负债累累,但是始终没有放弃心中的那份真诚,以及对生活的热爱。这些年,他的家人、好友也在通过直播等多种途径,帮助他改善实体书店经营的困境。
“13年了,店里收藏了很多经典老书,也有新书。书店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爱孩子、也为孩子的明天担忧。但是更要接受世界和生活的变化。”老潘说。
老潘告诉记者,目前他能做的就是低成本运营,并加入咖啡、藏面、咖喱饭等餐饮元素,不定时提供画展、观影等文化交流活动。每周六下午,依旧都会组织大家看电影,主要是一些经典的影片。无论身处何种环境,总要做自己喜欢的事,保持初心和热爱,这样生活才有动力。
这一刻,有种想流泪的冲动,真心希望书店能一直存在,成为更多爱书人、漂流者的心灵栖息地。如果你也热爱阅读,一定要来这里坐坐。
最后,老潘也和我们透露——2024年,他在大理古城新开了一家天堂时光旅行书店。在大理,或许我们还会相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