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崇巴雍错景区。记者 旦增嘎瓦 扎西顿珠 摄
图为游客在219国道5000公里打卡点拍照打卡。记者 旦增嘎瓦 扎西顿珠 摄
图为游客在珠峰北大门打卡拍照。记者 旦增嘎瓦 扎西顿珠 摄
图为江孜县帕拉庄园一角。通讯员 边巴吉拉 摄
日喀则市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旅游产业前景广阔。
2024年,日喀则市文旅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不断提高日喀则文化旅游品位和层次,逐步构建起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
2024年,日喀则市接待国内外游客1242.26万人次,同比增长23.79%,实现旅游总花费70.71亿元,同比增长21.92%。
打造世界旅游目的地
在珠峰北大门,前来打卡的游客纷纷摆出各式姿态拍照打卡。而在一侧的游客服务中心,则成为了游客打卡之余休息的绝佳地方。
近年来,定日县紧紧围绕建设旅游名县和珠穆朗玛峰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标,坚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发展一方经济、繁荣一方文化、涵养一方生态、造福一方百姓的事业来抓,推动珠峰景区生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让当地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在康马县,国道219穿城而过,各类旅游资源沿路遍地开花,带来了旅游发展的无限前景。这里,依水而建的南尼栖塘生态园、历史悠久的朗东庄园,探秘不止的玛不错遗址,以及景色如画的崇巴雍错景区,共同构成了一幅文旅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壮丽画卷。
2024年,日喀则市文旅行业新建项目38个,总投资4.18亿元。目前,按照形象进度完成投资3.74亿元,资金支出达3.2亿元;制定印发《日喀则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G219日喀则段边境旅游线策划方案》,编制印发了《日喀则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2026年)》《日喀则市乡村旅游民宿发展实施方案》,启动编制《日喀则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2025年-2035年)》。
日喀则市还完成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旅游资源总量成为全区第一。实施“一机游日喀则”智慧旅游项目和日喀则智慧旅游信息化平台项目,搭建全市旅游大数据中心,拍摄制作珠峰景区VR全景视频,丰富线上体验旅游产品。完成定结县陈塘镇藏嘎村17户精品民宿改造。
持续释放旅游活力
借助俞敏洪、蒙曼、万茜等“网络名人”人气,深挖本地特色,讲好日喀则文旅故事;
依托援藏省市支持,组织“上海—日喀则”援藏旅游包机和首航跨境旅游活动10架次,引流游客700人;
“珠峰之乡·吉祥日喀则”花车参与首次上海旅游节分会场开幕大巡游,获得“最佳传播价值奖”;
……
日喀则市是面向南亚开放的桥头堡,推进跨境边境旅游是其一大特点。2024年,日喀则市不断优化G318和G219旅游线路,积极申报中尼吉隆—热索瓦跨境旅游合作区,推出“跨境游”“一日游”精品旅游线路,组织“上海—日喀则—加德满都”跨境游包机3架次。
2024年,日喀则市借力网络走红城市“热度”,整合旅游资源优势,结合旅游发展实际,深入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推动日喀则市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日喀则市先后在区内外举办日喀则文旅推介活动17场次。
同时,日喀则市本级财政投入3337.81万余元,实施“乐享新西藏惠游日喀则”举措,带动消费1.22亿元。携程平台数据显示,全年日喀则在线旅游总人次458.85万,同比去年增长24.77%;带动在线旅游消费6亿元,同比增长6.75%。
2024年,日喀则市旅游产业招商引资项目7个,总投资7.1亿元。日喀则市主动与松赞、春秋、万达、锦江集团、新东方等国内领军旅游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实地考察调研3次,召开推进会10次,共同谋划打造旅游产品。招商引进旅行社5家,盘活酒店2家。
旅游市场健康发展
2024年,亚东县命名为自治区级全域旅游示范县;日喀则市亚东县下司马镇命名为自治区级旅游休闲街区,定日县扎西宗乡巴松村、定日县岗嘎镇岗嘎村、吉隆县吉隆镇江村命名为自治区级边境乡村旅游特色村。
开展2024年入境、国内游客花费情况抽样调查工作,录入有效问卷调查表2047份。审核下发娱乐经营、营业性演出、网络文化经营、演出场所经营单位等许可证300余份。
去年,日喀则市积极参加2024年西藏自治区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竞赛,2个项目荣获三等奖和1个项目荣获“最佳组织奖”;投资79.3万元,实施日喀则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项目,降低统计出错率,提高统计效率3—5倍。
日喀则市狠抓文旅(文物)市场、娱乐场所、游艺游戏场所经营管理,严肃查处违法违规现象,促进文旅行业健康发展。2024年以来,日喀则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300余人次,检查文旅经营场所800余场次,检查涉旅企业268家。举办“全市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技能服务大赛”,强化旅游服务队伍建设。举办旅游统计数据、从业人员服务质量提升、文艺骨干等专题培训,参训380余人。
此外,日喀则市坚持抓党建就是抓业务的理念,以“珠峰领航”党建品牌为统领,以机关党建“模范先锋”行动为抓手,大力实施“六大先锋行动”,突出“四敢”精神,深化党建赋能,扎实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开展党建结对共建4次,参加街道、社区“大党建”联席会议5次,召开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会议3次,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2次,支部学习会50余次。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