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短期援藏专技人才助力琼结乡村振兴

作者:曲杰 熊起樊 发布时间: 2024-08-26 15:50:00 来源: 《中国西藏》汉文版杂志2023年第2期


陶瑞勇(中)调研琼结光伏发电项目运营情况。曲杰供图

  湖北省襄阳市对口支援山南市琼结县28年来,先后选派了10批次200多名援藏干部人才,累计实施了164个产业项目,投入援藏资金5亿多元。长期以来,全体援藏干部展现了能力素质强、工作作风硬的良好形象,在琼结改革、发展、稳定的各个领域勇挑重担,在疫情大考等急难险重任务中敢当急先锋,极大促进了琼结县的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

  这200多名援藏干部人才,既有三年援藏长期驻守的党政领导同志,亦有为期半年短期援藏的专业技术人才。无论时间长短,无论人数多少,他们都活跃在琼结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为受援地各行各业的发展挥洒汗水、贡献智慧,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援藏干部人才团结实干、情系高原的靓丽风采。

  2022年5月12日,一批六人组成的湖北省襄阳市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抵达西藏,进驻琼结,开始了他们为期半年的在藏工作时光。

  他们中,有襄阳市招商局的陶瑞勇,挂职琼结县发改委,为受援地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有襄阳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刘潘,挂职琼结县交通运输局,为琼结县交通运输事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力;有襄阳市财政局注册会计师管理中心的张桂杰,挂职琼结县财政局,为琼结县财政预算绩效制度改革发展发挥关键作用;有襄阳市谷城县司法局的刘正伟,挂职琼结县司法局,为琼结县创建法治政府贡献力量;有襄阳市河道堤防管理局的刘可臣,挂职琼结县水利局,为琼结县水利事业发展提供强劲助力;有襄阳日报社的袁政,挂职琼结县融媒体中心,为琼结县媒体融合发展发挥“传帮带”作用。

  时光荏苒,陶瑞勇、刘潘、张桂杰、刘正伟、刘可臣、袁政六名专业技术人才回首六个多月以来的点点滴滴,许多感动长留心间,许多温暖常伴身旁,许多瞬间历历在目。

  招商引资、产业援藏的得力干将

  挂职琼结县发改委副主任期间,陶瑞勇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为产业援藏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陶瑞勇和招商引资团队的共同努力,目前已为琼结引进并落地了医疗用水生产及医疗器械经营项目、分布式光伏项目等2个项目。此外,陶瑞勇参与洽谈的“光伏+液氧液氮”源荷储项目、高争水泥山南仓库迁建项目、琼结山顶酒店旅游开发项目、丰华储能项目、藏鸡蛋包装项目等5个项目已趋成熟,计划于近期签约落地。这一系列产业项目的引进落地,为琼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谈到陶瑞勇,琼结县发改委有关领导赞不绝口:“琼结在全市12个县区中,区位优势并不明显,资源禀赋也不占优势,招商引资历来是我们的短板弱项。但瑞勇同志敢想敢干、善作善为,只要条件具备,他就紧咬不放,千方百计向投资方和意向企业争取项目落地,把每一项招商引资政策用好用足,给了合作企业投资落地的信心和前景。同时,也以实际行动为我们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作出了示范、提供了借鉴、给予了指导。”

  项目落地了,产业引进了,如何为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纾困解难,是陶瑞勇心心念念的大事。援藏期间,陶瑞勇扎实践行“店小二”精神,真情真心服务企业,坚持每周走访一遍县域内所有企业项目,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为项目落地、企业经营解决实际困难,确保各企业项目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促共赢。

  此外,作为琼结县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的一员,陶瑞勇主动请命冲在一线,全过程参与了去年夏秋之交的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在物资保供、企业防控、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年多的援藏时光,使得陶瑞勇脸上有了高原红,手上起了皲裂褶皱,他常常自我调侃:“这些改变很值得,回到襄阳见到领导和同事,咱啥也不用说,一切都写在脸上呢!”

  交通运输事业大发展的排头尖兵

  2019年11月,琼结县被交通运输部、国家扶贫办、农业农村部联合授予“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荣誉称号,交通运输事业在琼结有着深厚的底蕴和基础。如何继续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是琼结县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

  刘潘援藏期间,与琼结县交通运输局同事们一起,聚焦补短板、提品质,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持续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护水平,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了农牧民群众广泛受益。

  在琼结工作期间,白天很少在办公室看到刘潘,同事常常会说:“找刘潘副局长吗?在乡镇村居呢”“在施工现场呢”“在疫情防控一线呢”援藏半年多以来,正值琼结县项目施工的黄金期,又遇到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新建交通项目施工现场、农村公路隐患排查治理、汛期交通抢险、疫情防控交通运输一线、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危险道路两旁加装防护栏)、交通项目审计审查、项目招投标、农村公路养护、技术交流指导、农村路桥项目设计规范施工等工作一线,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刘潘忙碌的身影。

  刘潘常常提醒自己:“半年援藏时间很短,不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工作就干不好干不完,一事无成无法向襄阳父老交待,碌碌无为对不起琼结乡亲的期待。”他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白天,刘潘忙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夜里,刘潘还要整理资料、核准数据、修改施工技术规范和方案,为琼结的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无私奉献,无悔付出。

  在刘潘和琼结县全体交通人的共同努力下,琼结县广大农牧民群众进出有好路、产业有出路、致富有门路,伴随着“四好农村路”的不断延伸,琼结乡亲通往乡村振兴、共同致富的幸福大道越走越宽。

  财政预算绩效制度改革的领航员

  襄阳市财政局注册会计师管理中心的张桂杰,援藏之前就是襄阳市信息化领域绩效专家,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专业能力。此次援藏,张桂杰全程指导琼结县实施财政预算绩效制度改革,助力琼结财政预算工作高质量发展。

  援藏期间,张桂杰聚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全面推进财政预算改革”工作目标,推动琼结县财政预算绩效制度改革从谋划设想到率先落地见效。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张桂杰带领县财政局工作专班坚持统筹谋划,紧扣上级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对表推进,为琼结建立起涵盖预算绩效评价、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事前绩效评价、绩效运行监控、评价结果应用的“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琼结县政府有关领导盛赞“这是襄阳智慧琼结方案!”

  “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琼结县财政预算绩效制度改革的成功探索和落地执行,改变了过去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了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琼结提供了强有力的财政预算保障。”琼结县财政局有关领导如是评价道。

  助推法治政府创建工作的好专家

  琼结县下辖4个乡镇、20个行政村,全县1.52万常住人口,但无一名专业律师,是典型的无律师县。2022年7月,司法部援助琼结县律师服务满期,无法继续为琼结县提供常态化、即时性的专业法律援助服务。襄阳市谷城县司法局刘正伟的到来,正好填补了这一空档,解决了琼结县司法局的燃眉之急。

  “进藏前,我一直在思考,怎样用自己的所学所长为受援地琼结的法治工作打开新局面。”刘正伟希望在援藏期间,用自己掌握的法律法规、法学理论和工作理念为琼结法治建设工作破难题、补短板。经过认真调研,在他的推动下,琼结县制定出台了《行政处罚案卷标准及文书参考样式》《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指引》等办法,并被推广到山南市各个行政执法单位。同时作为公职律师,刘正伟也自愿承担起全县法律援助辅助工作,保障当地农牧民和农民工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稳步推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县”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琼结县司法局短援干部,刘正伟的工作异常忙碌,在琼结短短半年,他瘦了二十多斤,高强度的工作使他更加干练,襄阳的同事们在视频里见到他,都说“刘书记”身材苗条了、更有精神了。但实际情况是,琼结地处海拔3700多米的高原,气压低、含氧量少、紫外线强,刘正伟既要忙于工作,还得长期忍受缺氧、气压低的考验,常常一宿一宿睡不好觉,自然也就瘦了。

  刘正伟的辛苦付出和默默坚守有力推动了琼结县法治建设工作的高质量发展。援藏期间,琼结县法治建设更加规范,法治宣传更为常态,法律解困更暖民心。临别前,刘正伟动情地对身边的同事说:“半年的援藏时间虽然短暂,但能把自己的专业特长奉献给西藏琼结,这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责任。今后如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琼结支援。”

  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师益友

  国家水利部第十次援藏工作会议强调,扎实推进水利援藏工作,就是要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水利高质量发展路子,就是要扎实推动新阶段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襄阳市河道堤防管理局刘可臣的到来,为琼结县水利事业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援藏伊始,刘可臣就面临一道难题。琼结县拉玉乡华宇商砼站因取水许可证办理问题,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实际困难,如若新的取水许可不能按期办结,该项目将存在关停倒闭的风险。刘可臣为解决企业难题,多次前往企业实地调研,积极协调山南市、琼结县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现场为企业解决问题,顺利完成现场核验、证明办理、材料报批送审等各工作环节。仅仅一个月后,该企业就顺利拿到了新的取水许可证,企业生产经营得以正常开展。

  在藏期间,刘可臣充分发挥专业技术特长和水利管理的经验优势,积极参与贯彻落实河(湖)长制、水利工作规范执法、工程项目施工专业技术指导、工程质量监督、规范水利项目管理、重大项目争取跑办、“传帮带”培训技术骨干等工作,并为琼结县水利局设立了询价采购小组,进一步规范了10万元以下小额水利采购项目实施程序,避免了相关法律风险隐患的产生。

  此外,刘可臣还是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张富清老兵服务队的一员。他时刻牢记一句口号——“退役不褪色”。在藏期间,刘可臣不仅高标准高质量履职尽责,还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等工作,把辛勤和汗水洒在了琼结大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援藏水利人的情怀和担当。

  当好媒体融合发展“传帮带”的老师

  挂职琼结县融媒体中心的袁政,是襄阳日报社新媒体的骨干力量,长期奋战在襄阳媒体融合发展的一线。

  2022年5月,袁政告别刚刚新婚三天的妻子,来到西藏琼结县,开始了他为期半年的援藏征程。在藏半年的袁政都做了些什么,琼结县融媒体中心主任、琼结广播电视台台长邱峰用了三组关键词总结:“新婚赴高原,雪域践初心;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真情;冲锋在一线,抗疫显担当。”袁政在藏期间的一言一行和实际作为,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特别是琼结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德吉拉珍在这期间感触良多:“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的报道手段越发多样,视频拍摄逐渐成熟,剪辑技术明显提升,拍摄制作的新闻作品关注度高了、点击量多了,极大增强了我继续干好媒体工作的信心。”

  在袁政的努力推动下,琼结县融媒体中心的同事们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沾泥土、冒热气、带露珠”的精品力作,《农牧民新风貌?我和我的家乡》《藏族老阿妈40年珍藏守护国旗》《藏汉一家亲,携手抗疫情》《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宾顿白面藏戏”传承人的故事》等作品,进一步提升了琼结融媒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在新闻采访和“传帮带”的具体实践中,也为琼结县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宣传铁军。

  2022年8月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琼结大地的美好和宁静。作为襄阳市第十批援藏工作队的一员,袁政几乎每天都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这期间,他既要随时参与琼结县的疫情防控工作,忙于梳理流调、联系物资、核对信息等事宜;还要冒着随时被感染的风险,深入核酸检测实验室等一线区域,用手中的笔、话筒和镜头,记录并传播这座城市的抗疫力量和感人瞬间。

  在袁政的镜头下,既有疫情大考期间勇挑重担、冲锋疫线的广大医护人员和琼结党员干部,也有自发组织起来的当地大学生志愿者、抗疫“母子兵”、战疫“姐妹花”,亦有经验丰富、精准处置、高效应对的第十批援藏工作队党政领导干部,还有千里赴琼结、携手战疫情的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核酸检测支援队……疫情期间,袁政和同事们一起用文字、声音、图片和视频,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汇聚了抗疫正能量,发出了战疫必胜的最强音。

  时光无言,精神有声。在藏时的高反、头痛、失眠等折磨了袁政很长时间的症状,现在却成了他援藏时光的“独特”回忆。在藏期间所坚守的“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誓言,将终生伴随袁政的工作和生活。

  短期援藏彰显雪域高原襄琼情深

  汉江、雅江远隔千里,襄阳、琼结亲如一家。六名短期援藏专业技术人才在琼结的180多个日日夜夜,既是“建设幸福美丽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的身体力行,更是“汉藏亲如一家,襄琼不分你我”的生动写照。

  在雪域高原,六名短期援藏人才和琼结本地干部群众连成一片,大家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结下了深情厚谊。琼结县发改委卓玛次仁对一起共事的陶瑞勇印象深刻,她说:“能力强、专业精、服务好、工作实,是援藏干部人才最大的特点,在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中,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指导,使我们学到了知识、增长了技能、提升了业务素质。”

  袁政表示,短短半年时间,当地同事们给予了很多温暖和关怀,生活起居、衣食住行,受援单位都尽可能地考虑周全、安排贴心。“特别是下乡采访时,热情好客的农牧民群众总是待我如亲人,牛肉干、酥油茶、青稞饼、奶渣……琼结的特色美食让我甜在心头、记在心里。援藏期间,我认识了很多当地的藏族朋友,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更是我高原之行的牵挂,在琼结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爱的双向奔赴的最好诠释。”

  援藏之行事几何,温暖感怀何其多;襄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琼结。短期援藏硕果累累,一件件实事好事的背后,是襄阳市2022年度短期援藏全体专业技术人才的奉献和担当。琼结县各族群众沐浴着援藏春风,喜在脸上、暖在心里。别时的依依不舍化作一条条洁白的哈达飘扬,那是琼结援藏干部的良好口碑,也是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深情见证。全体援藏干部人才,将以持续不间断支援琼结为纽带,襄阳琼结两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的动人故事仍在继续。  

(责编: 贾春玲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糌粑飘香致富路

    7月的阿里地区普兰县,海一般湛蓝的天空下,西德村里的青稞长势喜人,随风轻摆,清凉的山泉水从田间淌过,汇入了奔涌的孔雀河。  [详细]
  • “浙”速度书写高质量援藏答卷

    翻开浙江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宁波、绍兴工作组干部的工作记录,一组组数据记录着比如农牧民群众日益增强的获得感,一项项援藏民生工程见证着农牧民群众持续提升的幸福指数。  [详细]
  • 塔巴陶瓷的千年之变

    近几年来,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县委、政府及江苏南京援藏的大力支持下,于2020年5月21日成立了“西藏弥盛塔巴陶瓷工艺品传承有限公司”。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