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岗位上,她们是默默耕耘,坚守在临床一线的白衣天使;生活中,她们是支持丈夫,无怨无悔撑起一个家的军嫂。
在简阳市人民医院,梁昳昕、刘丹、汪玲珍、杨丽、陈婉兰、廖海燕、李莲就是这样的“白衣军嫂”,她们是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技术精湛、有口皆碑,她们的丈夫有的加入维和部队,有的参与援疆、援藏,在不同的地方守护祖国履行着军人的职责。
她们虽然不是军人,却是军人的坚强后盾,有着和军人一样的坚韧与荣光。在护士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走近简阳市人民医院的7位军嫂护士,听听她们讲述如何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无怨无悔地支持爱人的事业。
7年见面5次 无怨无悔为他坚守“后方”
梁昳昕今年32岁,是简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的一名护士,丈夫今年33岁,作为一名军人他现在正驻守在新疆。
两人高中时就认识,经历了马拉松式的恋爱,直到2017年才结婚。“他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军人,我深知作为军嫂不容易,但也坚定支持他的事业。”梁昳昕说,从2017年结婚到现在,两人7年见过5次面,其中两次都是梁昳昕到新疆看望丈夫。
丈夫的父母在宜宾,目前都在上班没有条件帮忙带孩子,梁昳昕只能自己照顾四岁的女儿。有一次女儿半夜发烧,自己在上夜班,只好让母亲带到医院输液。“女儿在儿科输液,我在新生儿科护理患儿,即使在同一个医院,也只有忙完工作才有时间去看她,想到这些,就觉得对女儿有愧疚。”
和梁昳昕类似,血透室护士刘丹的丈夫也驻守在新疆。两人同样是高中相识,2013年结婚至今,已经有了一个8岁的女儿和一个6岁的儿子。丈夫在新疆服役,刘丹只在2014年去过一次,“我们的工作很忙,一般一年就休一次假,我和丈夫一年也就见一次面。”刘丹8岁的女儿在上二年级,每天晚上她都要检查辅导作业,有时上夜班,女儿只有把做好的作业放在桌子上,然后去睡觉。刘丹晚上10点或11点回家时,再检查一遍,如果遇到错题就做简单批注,“我们已经形成了默契,我改的她都能看懂,女儿也很懂事。”如今,6岁的儿子在上幼儿园了,今年下半年就要上一年级。“我们血透室工作比较繁重,每天都有近300人来做透析,尤其是经常上夜班,就更难照顾到孩子。但作为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军嫂,我必须做好每一件事,守好这个家,也支持他的事业。”
35岁的汪玲珍是心血管内科护士,丈夫36岁,入伍12年,现在新疆服役,两人结婚8年,大儿子5岁,小儿子去年11月份出生。汪玲珍说,记得大儿子1岁后,两人足足有两年半没有见过面,丈夫再次看到孩子时,大儿子已经3岁半了。如今小儿子还不满1岁,平时都靠汪玲珍和家人带,其中的辛苦不言而喻。“现在还好,我们一年都见两次面了,虽然口头上会有些抱怨,但从内心来讲,我毕竟是一名军嫂,应该有所担当,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守护产妇的平安 也守护小家的幸福
29岁的杨丽是西昌人,2019年入职简阳市人民医院产科,2年后,她通过朋友认识了丈夫,两人在1年后组建了家庭。部队的假期不多,有时还需要轮流休假,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两人在办理结婚证后,等了一年才正式举办婚礼。婚假也只有一周时间,丈夫参加完婚礼后,又匆匆返回了部队。
杨丽的丈夫原本在河北服役,去年派到非洲南苏丹参加维和行动,自那以后,两人便再也没有见过面,只能靠电话保持沟通。由于两人聚少离多,29岁的杨丽至今还没有孩子,作为一名产科的护士,杨丽见证了许多新生命的诞生,也希望成为一名母亲,“我相信这一天会来到的,但在此刻,我只想做好本职工作,全力守护好产妇的健康。同时也希望他在国外一切顺利、平平安安!”
30岁的陈婉兰是健康管理中心的一名护士,丈夫目前在香港服役。2022年初,两人通过家人介绍认识第一次见面,2022年农历春节两人第二次见面,经历了短暂而甜蜜的恋爱期,2023年7月,第三次见面两人就办理了结婚证,今年6月15日就要举行婚礼,“好多人都说我们像‘闪婚’,其实我们也相处了很长时间,虽然见面少,但都很了解彼此,相互都知道是对的人。”陈婉兰说。
今年两人就要举行婚礼了,目前所有的操办事宜都是陈婉兰一个人在做,订酒席、婚庆事宜、购物、邀请朋友,陈婉兰忙里忙外,一个人扛下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作为一名健康管理中心的一名护士,陈婉兰还必须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全程陪同、答疑解惑、帮患者跑路办事……无微不至地服务,也为她带来了好口碑。“现在,婚礼的事基本准备好了,剩下的就是‘邀请’他回来参加婚礼了!”陈婉兰笑着说。
她们是军人的后盾 医院是她们的后盾
37岁的李莲是医院急救医学部的护士,2007年入职简阳市人民医院,2008年通过朋友认识了丈夫。2012年,李莲的公公在重庆合川查出白血病,当时身为军人的丈夫长期在马尔康和昆明两地跑,虽然十分担心,很少有时间顾及父亲病情,只有在电话上问候父亲,安慰妻子及家人。
李莲和家人商量后,把老人转到重庆新桥医院治疗。当时两人收入并不高,一盒进口的药就要一万多,高昂的治疗费让她难以承受。回忆起那时,既要照顾老人住院治疗,又要照顾1岁多的儿子,还要兼顾医院的工作,李莲讲述时满眼泪花。
现在,老人身体恢复得很好,已经70岁了。李莲的父亲也已退休,父母两人帮着照顾12岁的孩子。爷爷奶奶在重庆合川,她经常带孩子回老家看望二老,还帮助处理日常事务,有事还会通过电话教老人处理各种事情。2023年7月,丈夫调到北京后,两人至今尚未见过面,只有电话联系。“我现在相当于一个人既要照顾四位老人,又要照顾孩子。孩子读六年级马上面临升初中了,教育上事情还得费心思。”同时,李莲所在的急救医学部又是医院最繁忙的科室,每天她都要忙到很晚才回家,“虽然累,但作为一名军嫂,我也觉得很光荣!”
26岁的廖海燕是医院血透室的一名护士,丈夫在成都服役。2019年,两人通过医院同事介绍认识,经过4年的恋爱,于2023年10月1日结婚。“我从小对军人还有一种崇拜,能找到一个当兵的老公,我内心很满足。”廖海燕说,唯一不足,就是不能像其他热恋的年轻人那样天天能见面,“我们虽然都在成都,但1个月也只能见两次面。”
廖海燕说,2019年刚参加工作时居无定所,1年内搬了8次家,在搬家时也没有男朋友在身边帮忙,这让她觉得孤立无援,两人为此也闹过矛盾,但最终彼此都选择了和解,“在交往的4年中,我对军人的认识也更深刻了,我觉得就是相互的理解,让我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她们说,军嫂的身份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份责任和担当,需要做好贤内助,也要做好坚强的后盾。与此同时,医院也十分关心军嫂们,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在她们需要的时候都会及时提供帮助,“她们是军人的后盾,我们医院就是她们的后盾!希望她们继续发扬坚守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做好工作,也照顾好自己的家庭!”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