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高翔:夏文化研究传播要在大众化、国际化上下功夫

孙自法 发布时间:2020-10-10 10:44: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洛阳10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提出,围绕“二里头遗址考古和夏文化研究传播”这一重大任务,要在打造突破性、标识性成果上下功夫,要在多学科融合上下功夫,要在大众化、国际化上下功夫。

  由中国历史研究院主办、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和洛阳市政府承办的二里头遗址考古与夏文化研究学术座谈会,9日下午在有“最早的中国”之誉的二里头夏朝都邑遗址举行,高翔在座谈会上讲话时作上述表示。他说,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已经开展61年,已奠定在中华文明史、国家起源史上的重要地位,并确立二里头遗址是夏都、二里头文化是夏文化的重要认识,为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实证。

  高翔强调,二里头遗址考古发掘也好,夏文化研究传播也好,最终落脚点都是要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考古成果、研究成果要让人民群众分享、让世界各国人民分享。其大众化、国际化的重点工作,一个是二里头遗址考古成果、夏文化研究传播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个是夏文化话语体系构建。

  在学术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他指出,重在学术研究与社会实际相结合,把艰涩难懂的专业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普及性读物;把局限于书斋里、知识圈的学术成果,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使理论成果在提升大众文化素养、增强大众文化自信、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独特作用。

  在夏文化话语体系的构建方面,他认为,要以中国史观、中国史实、中国史料、中国考古为前提,以二里头遗址等诸多早期考古发现为基础,科学阐明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的起源和发展,准确解读夏文化的精髓和内涵,深刻阐释夏文化的历史必然和基因谱系,努力建构关于夏文化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凝练夏文化独特的标识性概念和表达方式,从而牢牢把握中华早期文明的解释权与传播权。

  高翔表示,推动二里头遗址考古和夏文化研究传播的大众化、国际化,应尽快开展和落实以下七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完善夏文化及相关重要遗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长、中、短期规划;二是加大二里头、陶寺、新砦等夏代重要遗址的田野考古发掘力度;三是展开二里头、陶寺、新砦遗址保护区等区域空白点的勘探,对一般居民生活区、遗址边缘等开展调查、勘探和发掘,全面摸清地下遗存分布状况;四是组织开展项目研究,在国家社科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研究专项中,设立“夏文化研究专题”,组织全国学术界多学科力量集中展开研究;五是组织出版一批学术专著、发掘报告和普及性读物,并线上线下同时发力推送传播;六是组织好博物馆展陈工作,进一步完善有关夏文化以及中华早期文明的文物展品、丰富展陈形式,举办夏文化及重要遗址考古文物专题展览、中华早期文明专题展览等;七是围绕夏文化及重要遗址考古专题、早期文明与夏文化等主题,举办学术论坛、讲座、发布会和国际性学术会议。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