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投放精准度 推动绿色金融由“浅”入“深”
“未来绿色金融的工作重点是完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体制机制、标准和激励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气候和环境风险的识别、分析和管理,继续深化国际合作。”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近日在2020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绿金委”)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论坛上表示。
随着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基础性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绿色产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成就斐然。自今年以来,突发疫情凸显了绿色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绿色金融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受访专家普遍认为,我国绿色金融已到了由“浅”入“深”的发展阶段,而要达到预期的绿色发展效果,需要从提高绿色投放的精准度发力。这不仅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高绿色金融综合服务能力,同时从外部环境而言,要下大力气完善制度标准建设及激励机制等问题。
绿色金融任务更趋艰巨
“根据我行今年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方案,绿色贷款给予10个基点战略性减点支持,绿色债券较其他债券业务优惠10个基点,绿色贷款业务优先使用‘绿色通道’指标。”某国有大行内部人士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透露。
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优先满足绿色信贷投放需求,这是我国银行业近年来着力加大绿色金融布局的一个缩影。特别是今年以来,疫情的发生凸显了生态自然和谐的重要性,我国金融监管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绿色发展,在新形势下,银行业通过强化绿色信贷政策引导,将绿色信贷作为调整信贷结构的重要着力点,绿色信贷业务保持平稳发展。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主要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达11.01万亿元,同比增长16.3%,不良贷款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从银行个体情况来看,截至今年6月末,工行、农行、建行绿色信贷余额均过万亿元,分别达到1.41万亿元、1.30万亿元、1.29万亿元;从增速来看,邮储银行、建行绿色信贷增速达两位数,同比增幅分别为16.08%、10.08%。
不仅是规模平稳增长,银行业还在积极培育绿色金融新优势。如建行加快绿色债券发行,上半年发行绿色债券47亿元,承办绿色信贷资产支持证券44.12亿元;农行发力绿色投行业务,上半年通过绿色银团贷款、绿色并购贷款、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票据等方式为企业提供融资超640亿元,资金投向环境治理、清洁能源、交通运输等领域。
“从绝对数量来讲,过去几年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非常迅猛,对绿色产业发展产生了非常积极的效果。”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对此向《金融时报》记者评价称。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业内普遍认为,在快速增长的绿色发展需求下,未来的绿色金融任务更加艰巨。
根据人民大学绿色金融团队的核算,2019年新增绿色金融资金需求为2.048万亿元,但2019年新增绿色资金供给为1.43万亿元,2019年新增绿色金融资金缺口0.618万亿元。随着绿色经济复苏的需求以及按照相关生态环境治理和绿色经济发展目标需求,2020年绿色金融资金需求量将增加到2.26万亿元。
“得益于中国整个经济体量,我国绿色金融的规模近几年迅速扩大,绿色信贷及绿色债券规模均进入国际前列。但就国内经济发展而言,整个经济体系的绿色化程度还是不够的。”曾刚说。
银行业需提升绿色综合服务能力
作为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市场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未来在支持经济绿色复苏中大有可为。业内专家分析认为,在庞大的绿色金融需求机遇下,银行业需要从专业能力、信贷模式创新以及体制机制方面做进一步优化提升,保障绿色投放的精准度。
事实上,相对于传统市场项目,很多绿色项目具有一次性投资巨大、还款期长、利润较低的特点,但同时也有市场风险低、收益稳定的优点。这决定了传统的融资工具无法很好地发挥绿色项目未来收益稳定的融资优势,无法避开抵押担保和债务增加较大等融资劣势。
“绿色金融的特点决定了其与传统信贷有很大区别,会涉及多种金融工具的综合使用,这要求银行要在绿色金融领域增强综合化的服务能力。” 曾刚认为。
“在对绿色产业、绿色项目、绿色企业进行遴选、评估过程中,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如何通过实用可操作的指标、方法和工具更好地评估和防控其ESG风险,准确把握产业的结构调整方向,也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要求金融机构在对绿色项目的认识和界定方面能够有更为专业的判定。”东方金诚绿色金融部负责人方怡向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下一步需要相关机构提升内部能力建设,可以通过窗口指导、业务培训或第三方支持等方式,提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绿色信贷统计、绿色金融产品开发、绿色可持续投资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增强银行业环境和社会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培养更多绿色金融领域专业人才。” 方怡向说。
在此基础上,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是一个重要方面。“加大创新产品的开发力度,加快探索节能环保项目特许经营权、排污权和碳排放权等环境权益及其收益权成为合格抵(质)押物的模式和路径,扩大绿色信贷融资支持绿色项目的范围,推出绿色理财产品,扩展绿色资金来源。” 方怡向建议。
除此之外,有专家提出,银行业要进一步加大与其他同业机构的合作创新力度。 “可加强与保险、基金等领域的合作,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对一些项目周期长且盈利能力弱的绿色项目,可以通过绿色信贷加绿色保险的模式,效果会更好。”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
下大力气完善激励制度
“从外部环境来讲,下一步要花大力气去完善激励制度。金融毕竟是要考虑商业可持续性的,而绿色金融特有的社会效益并不直接转化为经济收益,在经济上未必能达到可持续。”曾刚强调。
针对绿色金融的开展,我国目前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包括央行的绿色再贷款、绿色MPA考核以及一些地方政府对绿色项目担保、贴息等措施。但专家普遍认为,总体来看,已有激励机制的力度和激励机制的落地实施还有待加强,特别是结合绿色金融项目投资巨大、还款期长的特点,仍要研究制定更多创新性的激励约束政策。
“政策上要考虑给予金融机构更低的融资成本、更长的融资期限,同时,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要安排风险分散机制,甚至要进行一定的补贴。”曾刚表示。
“可通过降低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绿色资产权益的优先受偿等,提高银行业对绿色产业支持的积极性。”方怡向说。
除此之外,畅通制度、标准上的“中梗阻”,也是下一步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必要条件。
专家认为,建立可以真实反映绿色发展需求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绿色金融成为绿色发展内生驱动力的核心抓手,而目前我国仍然面临标准统一的问题。
“只有标准统一,才能确保资金能够真正地用到绿色金融领域当中,能产生真正的绿色效果。此前相关部门已做出了一些绿色产业指导目录,但在具体的信贷项目执行上还存在不同的标准。就国内来讲,绿色信贷的标准和绿色债券的标准还未统一,市场之间还存在着分割。另外,与国际标准相比较,中国的绿色标准还存在差异,尤其是绿色债券,还面临国内与国际标准统一问题。”曾刚认为。
“目前环境、社会风险评估方法学和评级标准不完善、不统一,不具有权威指导作用,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投融资决策。” 方怡向表示,为促进金融机构形成绿色价值投资理念,广大研究机构需积极沟通,充分融合各自方法学和评级标准,以形成共同的投融资标尺。
另外,从绿色金融相关制度建设方面来看,也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从立法、规章,再到金融机构的监管规则等,相互之间需要进一步完善协调,完善顶层设计。同时,在监管方面,未来或可以参考普惠金融的监管模式,对绿色金融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形成较成熟的监管评价。通过制度的完善,形成一个良好的外部制度环境。”曾刚建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