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匠人坚守初心 四十年仅酿四十次酱油
【解说】在福建厦门有一位63岁的制酱师傅,四十年来采用传统技法仅酿造四十次酱油,他坚守初心,与经济特区共成长。这位匠人就是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人——刘团结。
【解说】厦门古龙露天场地中摆上6万个酱缸,装满精选大豆等原料,日晒夜露,缓慢发酵,一大早刘团结就带领徒弟们开启了又一轮古法酿造酱油的“旅程”。同现代工艺最短7天制成相比,古法酱油酿造工艺繁琐,需经过人工选豆、浸泡、高温蒸煮和沉淀醇化等十多道工序,酿造一次至少需要一年365天的时间。
【同期】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刘团结
古法酿造就是说我们靠天自然发酵,我们从第一道发酵到第二道发酵,我们这个晒场就是第二道发酵,第二道发酵从(原料)下缸到成品,要整整用上一年的时间,这个一年的时间要经过一年里面的四季春夏秋冬,这个四季里面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变化,要根据气候的变化来调整。
【解说】古法酿造酱油源自唐代人工制曲传统工艺,最难的就是观察控制晒场上酱缸的发酵。数万个酱缸既不是同时操作,又都需要统一管理,各种情况都会随时变化,刘团结告诉记者,管理这么多酱缸头脑就需要像计算机一样,时刻牢记精密安排。
【同期】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刘团结
其实做我们这种(工作)很枯燥,气候条件高温下雨天,但是对我们做酱的来讲,这个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做酱的做到这种程度,你要继承这个古法酿造,你要有一个就是说首先你要把这个做好,我们不会去考虑这个时间,反正时间过就过,我们只有考虑说我们现在要怎么把事情做好,所以说一晃就是四十年过了。
【解说】1980年恰逢经济特区获批成立,23岁的刘团结乘着时代的浪潮,走进厦门罐头厂跟着师傅学习古法酿造酱油,一开始他无法完全适应这种重复的工作,随着一批批醇美酱油的诞生,刘团结除了欣慰还有更多的成就感,于是他开始钻研学习技艺,最终成为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第五代传承人。
【同期】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刘团结
像我们这种做法不是说,我一代人一做下去就能做到这种程度,也是前面几代人的努力,几代人每代人他都有自己独特的那种提升产品(技法),一代人提升一点,一代人提升一点,才能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
【解说】从青葱年少到两鬓斑白,几十年如一日守护这门古老的技艺,和酱油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刘团结颇为感慨,这平凡的工作虽枯燥但也收获颇丰,与其说是酿造酱油不如说是磨炼人生。
【同期】厦门酱油古法酿造技艺非遗传承人 刘团结
四十年其实一年(酿造酱油)一次,也是四十次而已,说多不多四十次,但是四十次我就要花上四十年的时间,这就是我们古法酿造里面的精髓就是在这里。
【解说】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年来,涌现出各行各业大量的岗位,尽管工作环境、内容不同,但相同的是只有耐得住寂寞,方能守得住繁华。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