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嘉峪关草湖湿地成鸟类迁徙线的“国际驿站”

李亚龙 丁思 发布时间:2020-07-22 15:18: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解说】甘肃嘉峪关草湖国家湿地公园日前披露,截至目前,该公园湿地面积由2013年711.5公顷扩大至796.88公顷,水域面积为125公顷,成为河西走廊绿色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峪关市境内属温带大陆性荒漠气候,干旱少雨,生态环境薄弱,属土地荒漠化严重地区,“绿”成为了这座西北戈壁城市的目标。2018年12月,草湖国家湿地公园命名批复,填补了该市无国家湿地公园的空白。

  草湖国家湿地保护办公室综合科科长冯学刚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介绍,该湿地地处巴丹吉林沙漠和蒙新戈壁前沿,是由沼泽湿地、天然草甸和荒漠植被形成的绿洲生态系统,发挥着防风治沙、蓄水灌溉、改善气候等生态功能。

  【同期】甘肃省嘉峪关市草湖国家湿地保护办公室综合科科长 冯学刚

  (在)西北干旱地区也是比较特殊的一块儿湿地,南边儿可以看到我们的祁连山,北边儿可以靠近我们的戈壁滩,就是多种地形地貌、沙漠、戈壁、雪山、绿地、湖泊,多种地形地貌融于一体,所以这个草湖对咱们当地的气候改造重要(性)非常大。

  【解说】冯学刚表示,环境好不好鸟说了算,随着湿地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嘉峪关逐渐成为候鸟停留、栖息的重要中转地,部分鸟类停留时间由此前的2个月延长至4个多月。

  【同期】甘肃省嘉峪关市草湖国家湿地保护办公室综合科科长 冯学刚

  咱们现在监测到的候鸟的种类,一共是142种,这几年从公园建立开始,一直对候鸟实施保护,包括从咱们制度上、人员配置上对候鸟每天进行巡逻监测。根据冬季候鸟的停留的特点,咱们给候鸟进行投食,还有破冰活水这些措施,保证候鸟它有良好的栖息环境。

  【解说】从事多年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朱继勇,是嘉峪关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他表示这里已经成为鸟类中亚迁徙线、东亚/澳大利亚迁徙线的“国际驿站”,吸引了不少野生动物来此栖息繁衍、回归家园。

  【同期】甘肃省嘉峪关市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成员 朱继勇

  全世界候鸟迁徙路线有八条,过境我们嘉峪关市的有两条,一条是从中亚到印度,一条是从俄罗斯到澳大利亚,这两条都是过境嘉峪关的。

  【解说】近年来,该湿地公园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目前,有野生植物25科48属66种,野生动物27目49科142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遗鸥2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白鹭、灰雁、游隼等15种,组成较为完整的生物多样性综合体系。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