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为世界级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样本

张春燕 发布时间:2020-05-27 13:34:00来源: 中国环境报

  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陆地面积仅占全国1.85%,但贡献了占全国约1/10的经济总量、1/7的财政税收、1/4的进出口总额。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速度闯出发展奇迹。今天,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广东将如何再度争先,从高速发展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正值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回答了上述提问:“广东将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基础,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生态环境为目标,依法、科学、精准地治水、治气、治土,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融相促。”

  绿色理念的先手

  在广东,许多人为今天的茅洲河竖起大拇指。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与深圳经济蒸蒸日上所不匹配的,是茅洲河水质的江河日下,沿岸居民多年都不敢开窗,走路甚至要捂着鼻子。

  一条水脉就是一条产业带。沿江密密麻麻不合理产业布局带来的污染,深深刺痛了深圳人,一场碧水攻坚战由此打响。2015年12月,深圳、东莞两市主要领导挂帅,全面启动茅洲河全流域水污染系统治理。

  2018年9月,茅洲河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据统计,当时深圳市投入水污染治理项目设备超过1.3万台,施工人员超过6万人,相当于一个集团军。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担任第一总河长后,亲自牵头督办茅洲河整治。深圳市与东莞市携手中国电建,实施全流域治理攻坚,实行“大兵团作战,系统治理”,探索出“厂—网—河”一体化管理体系。

  治水是契机,背后的逻辑在于推动沿河产业转型升级,既让人民群众享受治水成果,同时协同发展经济绿色转型。

  因地制宜,深圳市提出了“水、产、城共治,生态、生产、生活共融”的理念。随着一批沿河“散乱污危”产业清退,释放出大量土地的深圳宝安,为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腾出新空间,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根据《广东万里碧道建设深圳行动方案》,宝安区将以茅洲河为中轴而建的滨水景观带和水上景观带,由西向东精心打造包含科创水岸、碧道客厅、魅力产城、活力走廊、科技智谷的“一轴两带五区”。深圳的未来焕发新活力。

  “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抓好生态文明。”鲁修禄指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规划,优化布局,下好生态环境保护‘先手棋’,茅洲河治理是一个典型。”而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处处生根。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引领,需要有“跳出环保看宏观”的大局思维。

  一年来,广东环保工作的每一步,都围绕着“全力推进重大发展区域战略实施”的大局。

  ——组织“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确保省、市重大工程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建设。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快编制实施,推进粤港澳大气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无废”试验区、蓝色海湾、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建立特事特办工作机制。推进深圳市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和广州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不谋全局难谋一域。广东引领粤港澳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更加清晰。

  治污攻坚的样板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说:“广东有条件有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得更好。”

  “广东省不仅可以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也可以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为全国做出示范,打造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东样板。” 在鲁修禄看来,珠三角蓝天保卫战的成功实践和茅洲河、练江治理的渐入佳境,为经济发展先行区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宝贵经验。

  针对臭氧攻坚,广东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

  “粤港澳大湾区面临臭氧和PM2.5二次污染防控的巨大挑战和引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历史使命。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支持二次污染防控的雄厚基础,有能力先行先试探索出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的中国模式。”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表示。

  使命在肩。在2020年初召开的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广东提出了以完成约束性指标为首要目标,以臭氧污染防控为重点,“突出减排、狠抓重点、精准降超、应急削峰、省市联动、区域联治、专班指导、探索示范”的32字治气新思路。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邀请科研单位成立省大气污染防治“硬任务”攻关攻坚中心,综合协调、总体专家、城市工作和监察执法4个功能组设立。同时,若干个城市工作组被派驻进入重点城市定向帮扶。加强与省气象局会商,加强中长期预报(7天),健全“旬、月、季度”3个周期性预警分析机制。

  5月21日,一场针对臭氧攻坚的“百日服务行动”正式开启。

  行动对标遏制夏秋季臭氧污染。“8月底前,我们将完成对5650家VOCs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整治,对21个涉VOCs工业园区、企业集群排查综合整治,对遥感监测超标率10%以上的营运柴油车用车大户进行约谈和入户检查等。”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李智广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的工作是以日计算。”每天晚上临睡前,鲁修禄必看微信工作群里的各种数据。

  当“广东蓝”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时,广东的水也越来越清。

  曾深深困扰广东的两条污染河流——流经深圳、东莞的茅洲河与流经揭阳、汕头的练江,现在整治成效喜人。

  数据表明:今年1-4月,两条河水质已阶段性消除劣Ⅴ类,实现水环境从普遍性黑臭到全面消除黑臭。茅洲河更是从去年的劣Ⅴ类到今年1-4月提升到Ⅳ类的标准。

  “水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重污染流域治理取得的阶段成效,证明了我们之前的攻坚思路是对的,措施是有效的。”鲁修禄强调说,“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挂图作战、系统治水’的治水思路和策略。”

  更为可贵的拐点

  用治污攻坚战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广东的成绩单出现了数字拐点。

  2019年,广东省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连续31年稳居全国首位。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创2013年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历史新低;21个地级以上市PM2.5首次实现全部达标。“一高一低”,这是广东绿色发展奏出的最强音。

  地表水国考优良断面同比增加3个,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4个。“一升一降”,这是广东治污攻坚的缩影和成果。

  经济涨上去,污染降下来,拐点背后,是广东在生态环境领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注解。

  鲁修禄认为,广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紧紧围绕一个法宝: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精准治污就是指不能大而化之地治理污染,而要抓住污染的痛点,精准出击。”鲁修禄指出,在推动大湾区经济绿色发展中,仅广东就拥有近70万家排污单位,怎么管?

  广东的思路很明确:优化区域规划环评机制,以“三线一单”为基础,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全链条环评管理改革,并通过执法检查、大数据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构建覆盖全企业的环境治理体系。

  “在中央环保督察以后,地方政府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力度很大,环境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也日益增强。如何激发企业自觉践行主动履行环保义务,是我们当前正在探索的路径。”鲁修禄表示,尤其是疫情以来,如何在稳增长的同时帮助企业绿色发展,是广东省厅当前的着力点。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动员汇聚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广大企业和公众的力量,加快转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施源头治污,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鲁修禄强调,“两只手抓环保,一只手严格执法,另一只手正向激励。当70万家排污单位主动履行环保责任,精准治污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