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民生

“湖北制造”的“危”与“机”:突围中瞄准创新

郭晓莹 董晓斌 发布时间:2020-05-26 16:27: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湖北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也是国家区域布局的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在疫情和各种复杂因素的“夹击”下,“湖北制造”如何奋力突围走出困境?今年两会期间,“湖北制造”的“危”与“机”、湖北企业在危机中的应对和抉择,引发了代表们的思考和热议。

  创新发展战略:打出产品高端化、多元化“组合拳”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兴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璋说,疫情发生后,湖北经济运行受到的冲击最直接,程度也最大,尤其是制造业,承受了巨大损失。兴发集团也一度陷入员工返岗受阻,物流不畅,产品出不去、原材料进不来的窘境。

  在李国璋看来,危难之时,正是展现企业责任与实力之机。为服务精密医疗器械制造,保供国内半导体企业,兴发集团电子级磷酸、混配产品连续稳定生产;为保春耕生产,企业肥料、草甘膦装置满负荷运行;为支持地方抗疫,企业全力保障双氧水、次氯酸钠、漂粉精等消杀产品供应,并无偿捐赠消杀产品119批600吨。

  今年一季度,兴发集团部分产品受到下游企业开工不足和市场需求下降影响较大,但疫情引发了全球对粮食安全的关注,草甘膦、肥料等农资农药和食品级产品产销两旺,消毒杀菌类产品成为急缺品,电子级化学品也在芯片原材料国产替代的热潮中逆世而生。

  李国璋说,兴发集团围绕长江大保护,倒逼自身转型发展,这次的成功“突围”,正是企业深耕产品高端化和多元化战略,以技术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的结果。

  他认为,中央一系列支持湖北企业疫后重振红利政策的出台实施落地,将有助于企业轻装上阵,将更多的力量聚焦到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上来。

  创新发展载体:构建全产业链资源平台

  生物医药产业是湖北省最年轻的千亿产业,疫情给医药企业原辅料供应链带来巨大压力,一方面很多进口原辅料无法进入中国或是生产停摆,另一方面很多制剂和原料出口业务也在疫情影响下受挫。

  全国人大代表、人福医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杰说,今年开始,人福医药集团将在宜昌、武汉和黄石陆续建设研发生产基地,今后主要产品将实现研发、生产(包括原料和制剂)以及销售的全产业链布局,“将企业发展的根基把握在自己手上”。

  李杰认为,医药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但创新药的研制投入大、时间长、失败率高,这需要企业有“软”基础,还需要国家有“硬”政策。他建议“进一步优化税费政策,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任何一次危的后面都是无限的机遇,需要我们坚定信心、擦亮眼睛、迈开步子,在国家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扶持下,冲出一条路。”李杰说。

  创新区域协作: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作为通信、电子相关产业集群大省,湖北在上述两个行业的供应链上具有重要地位,“芯片—新型显示屏—智能终端—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表示,为更好地在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中承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确保芯产业链安全,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建议支持武汉打造世界级“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包括:构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集聚产业发展的智力要素资源;打破科技体制和地域瓶颈,在已设立的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闭测试中心基础上,针对国家重大需求与国际竞争需要,促进武汉市高校、骨干企业加入,并在武汉设立分中心、共建科技实体,全球招募优秀技术人才,在核心技术上联合攻关。

  据湖北省科技厅方面消息,湖北将聚焦科技新基建,已初步确定“芯屏端网”、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四大方向,带动相关产业快速突破、创新发展;重点研发计划集中投向数字科技、应急科技攻关等重点领域,今年将推动落实100个数字经济项目,集中扶持疫情之后新基建,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同时加快人口健康、生物医药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步伐。(完)

(责编: 贾春玲)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