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非凡“十四五”】教育强国建设按下“快进键”

发布时间: 2025-10-09 16:08:00 来源: 工人日报

  今年夏天,一封封沉甸甸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越过山川,飞到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就在几年前,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个边陲小县的很多家长更愿意将孩子送到外地去读“名校”。近年来,镇康教育在“小县也能办好教育”的决心中不断破题,教育教学水平、质量逐年攀升,老百姓“家门口上好学”的愿景照进现实。

  教育和每个家庭都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且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为孩子们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了坚强保障,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一直是我们的庄严承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也一直是我们的永恒追求。”教育部部长怀进鹏表示,“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十四五”期间,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教育公平,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建设公平优质的基础教育。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石,5年来,我国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建成了覆盖城乡、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3年毛入园率达到92%,比2013年提高了20多个百分点。不久前,《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对外公布,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所有幼儿园大班儿童,今年秋季学期惠及约1200万人,免费学前教育迈出第一步。

  近年来,为了满足让孩子们“上好学”的需求,一场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的接力赛方兴日盛:2021年,全国有2895个区县实现了基本均衡。在基本均衡之后,“十四五”期间着力推动优质均衡,截至2024年底,已经有246个区县实现了优质均衡。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越来越多好学校开到家门口,优质教育资源逐步从“一枝独秀”走向“百花齐放”。各地通过集团化办学、骨干教师交流、对口帮扶等措施,大幅缩小校际差距,让薄弱学校也有好老师。高中教育阶段,中央资金投入1046亿元,改善了办学条件,目前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92%。

  当下,教育资源短缺已不再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公众更期待的是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是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综合改革聚焦痛点难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教育公平。

  今年秋季,深圳近40万名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生分班方式发生了新变化:采用“学生随机编班、教师随机匹配”的“双随机”模式,从源头上杜绝“重点班”“快慢班”,学生们得以在轻松、公平的氛围中开启新学年;福建省泉州市搭建均衡编班大数据平台,编班结果即时生成二维码,扫码可追溯原始数据;江西省则在实施“阳光分班”过程中,邀请纪检监察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家长及学生等共同见证……为进一步维护教育公平,全国多地积极开展阳光招生行动,通过科学、公平、公开的方式,均衡分配班级学生和师资,让教育公平可知可感,持续增强人们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幸福感。

  县中振兴则成为构建公平优质基础教育的重点和突破点。2024年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2922.28万人,其中近六成就读于县域中学。“县中办得好不好关系成千上万学子,特别是乡村孩子们的成长成才。因此,县中振兴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关乎教育公平的底线和温度。”怀进鹏说。

  “那年冬天,雪特别大,我和学生一起扫雪,宿舍里的煤炉子怎么烧都暖不透。”1990年,常贵勤刚分配到甘肃省临洮中学任教,学校只有一栋旧教学楼和泥泞的土操场。2024年8月,当常贵勤以校长身份重返校园时,校园旧貌换新颜,让他眼前一亮:校园面积扩大一倍,学生公寓里有3000多个床位,餐饮中心可容纳全体师生同时用餐。

  类似的改变并非个例。放眼全国,5年来国家通过实施县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项目,以及部属高校县中托管帮扶项目等一系列举措,健全县中发展的长效机制,成效显著。为加快推动城乡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县中振兴,今年9月,6部门联合印发《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接下来将在持续扩大学位供给、优化课程实施、强化教师工资待遇等各方面保障、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发展综合高中等方面不断努力,让县中真正强起来、优起来。

  如今,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均衡、更加普惠,优质教育资源的“蛋糕”不断做大,教育的发展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能力更多、更公平地惠及适龄儿童和青少年,让更多孩子拥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教育强国建设已经按下“快进键”,展望未来,“教育强国”这艘巨轮正在驶入更加开阔的水域。

(责编: 郭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