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进电梯心里踏实多了,再不用担心被关了!”家住西城区朗琴园4号楼的甘阿姨站在崭新的电梯里,手指轻按26层按钮,不到一分钟,电梯稳稳当当地到达。她转头笑着说:“你看,速度快多了,早上送孩子上学都方便。”
建成于2002年的朗琴园小区,12栋高层住宅楼的34部电梯,运行时间超出了15年的正常使用年限。“超龄服役”的电梯,故障可不少。“要么按键失灵,要么每层都停,让人提心吊胆”“最怕突然冲顶或坠底”……常住居民几乎都遇到过电梯失灵。
“老坏不是办法。”2020年,物业公司曾提议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进行大修,部分居民存有异议。“修了又坏,配件还停产,大修的钱不如攒着换新梯,才是治本之方。”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可34部电梯想要集中更新,工程量不小。“居民的心头事儿,就是我们要办的大事儿。”朗琴园社区党委副书记宋和春说,2021年,社区主动上前,将34部电梯按使用年限、故障率和居民投诉情况,分成四批,分步更新,“每栋楼有每栋楼的方案。”
故障率最高、居民投诉率最高的1、2、3号楼,率先于2022年启动更新。为了让居民搞清楚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怎么花,广外街道“吹哨”,相关部门“报到”,开了9次协调会。“得让大伙儿明明白白花钱。”广外街道社区建设办公室科长丁崇方说,从政策法规到操作流程,各部门把专业条文掰开揉碎讲给居民听,保证电梯更新程序合法、规范高效、公开透明。
2024年7月,1、2、3号楼动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的申报获批。就在这时,政策送来了东风,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统筹安排3000亿元左右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其中就包括老旧电梯更新。一个月后,北京市开始推进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工作。
“政策给力,那就更要抓紧往前推,放开手干。”丁崇方说,经过申报,最终,朗琴园有18部电梯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我们算过账,叠加西城区对13部电梯的更新奖励,两项资金合计约451万元,可覆盖电梯更新总费用的38%。”
资金负担减了,倾听民意不能减,质量标准更不能减。记者注意到,在朗琴园电梯更新过程中,“议事协商”贯穿始终。
周五下午两点,朗琴园的“电梯议事会”准时开场。“新电梯啥时候能装?”“就剩两部电梯,要是都坏了咋办?”“施工会不会影响孩子休息?”居民代表一开口,就直奔问题。
“不同的楼,居民诉求真不一样。”宋和春掰着指头举例:6号楼和8号楼老人孩子多,对施工时间格外敏感;12号楼租户多,盼着工人能快点干。为此,社区牵头,每周一次“电梯议事会”,居民代表、物业、施工方和电梯厂家,围坐一桌,居民点题,三方答题。
“有问题当场提,有困难马上办!”宋和春说,正是大家伙儿商量着来,让更新工程得以平稳推进。截至目前,32部电梯已完成更新并投入使用,剩余2部预计将于本月底完工。
甘阿姨的体验可不是独一份。忠实里东区、阜成门北大街15号楼、三里河9号院、华清嘉园……去年以来,北京越来越多小区受益于好政策,完成了换梯。
据了解,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住建委积极推动党员干部下基层、听民情、办实事,推动这项关乎群众安全和居住品质的民生工程落地见效。最新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纳入2024年度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911台住宅老旧电梯更新已完工902台,完工率达99%。
新一年度的换梯工作也在全力推进中。6月底,纳入2025年度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首批电梯已获批复,共7170台,1个月后,1291台就率先开工。“纳入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的第二批电梯也于近期获批,我们正积极指导各区抓紧推进。”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抓实施速度,也要抓施工质量,“目标就一个,让居民早受益、早乘梯。”(记者 袁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