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度教育”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大山
“过度教育”的最大特征,是过度协助和过度保护;“过度教育”还体现在过度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过度教育”的背后,是父母自己内心的过度恐惧。孩子必须快快乐乐的,不愿意忍受看着孩子受伤、失败或犯错,不愿意接纳不确定性。他们把手伸入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尝试按住每一个不确定性。但没有不确定的人生,真的是好的人生吗?
■ 高琳
周末在外面上课,老师让我们用这句话开头讲一个故事:“每个孩子小时候都曾经……”我本来想说:“每个孩子小时候都跳过皮筋儿,玩过沙包……”但话到嘴边都咽回去了,因为我知道现在的孩子还真不一定玩儿过。以后,恐怕也没机会了。
消失的10分钟,谁之过?
去年各家媒体都曾报道一件事:消失的课间10分钟。有些学校课间10分钟,老师会在教室盯着,不允许孩子们出教学楼玩耍,甚至不能出教室,除了打水、上厕所,只能安安静静地坐着。本来应该生机勃勃的学校,怎么变成这副样子了?
看过一组数据: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已达52.7%,6-17岁的中国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除此之外,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容忽视。
可以想象,如果连课间10分钟都被剥夺了,近视率、肥胖率、抑郁问题是否还会直线上升?
想想我们上学的时候,说的是“德智体美劳”样样发展。怎么现在的学校,连10分钟的课间休息都不给孩子们了?是学校的问题吗?孩子上体育课的时候摔倒,家长气势汹汹地找学校,希望学校能够“给个态度”。还有学生在军训时摔成骨折,家长向学校索赔151万。学校也很委屈,既然招架不住家长,最安全的方式,也只能是一刀切。
不安的父母,过度的教育
最近我读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作者Lori Gottlieb 是一名资深心理治疗师。她曾经发表过一篇在美国引起巨大轰动的文章,叫做《如何培养出一个需要心理治疗的孩子》。
她在做心理治疗时,发现了一种怪现象。人们总以为出现心理问题的人一般都会有这样悲惨的原生家庭:暴躁的母亲,冷漠的父亲,从小感受不到爱……不过,如今越来越多走进心理咨询室的年轻人会说,他们其实很喜欢自己的父母,父母和他们的关系也很好,对他们的照顾无微不至,像朋友一样随叫随到。但是,这些年轻人最后总是会抱怨:其实我也不知道自己该抱怨啥,但我整个人都没有方向!
就像其中一位来访者说的:“如果我的父母知道我在这儿,他们一定会觉得自己很失败。但同时,也许他们会很高兴我在这儿,因为他们希望我幸福。”
那么为什么越是执着于让自己孩子幸福的家庭,反而越容易把孩子送进心理治疗室呢?Lori 认为,这是因为他们“过度教育”了自己的孩子。
“过度教育”的最大特征,是过度协助和过度保护:家长出于好意,过度帮助孩子完成各种任务。比如,孩子在准备班级画画比赛的时候,帮忙或者直接代笔,希望孩子能够获奖,从而建立信心。
当孩子不在身边的时候,家长就会尝试去影响别人:比如,找班主任,请他“不要用红笔批改作业”,因为担心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或者就像消失的课间10分钟——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里磕了、碰了,给学校施压,最后课间10分钟都没有了。
貌似孩子安全了,但其实却更不安全了。对此,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 的精神病学家保罗·博恩 (Paul Bohn) 是这样解释的:“当孩子在操场被石头绊倒,有些父母马上就冲过去,孩子还没哭呢,家长就开始安慰她。这反而会让孩子没有安全感——不仅在操场上,而且在生活中。因为如果你不让她经历那种短暂的困惑,给她时间去搞清刚刚发生了什么,然后让她克服跌倒后短暂的挫败感,再尝试爬起来,她就不知道“不适”是什么感觉。而当她在以后的生活中感到不适时,就没有任何“抓手”来应对。而如果父母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重新站起来,再去安慰她,孩子就会明白:哦,刚才那一瞬间很可怕,但我现在没事了。如果未来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我也可以克服。”
“过度教育”还体现在过度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家长总是告诉孩子,他是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有才华,以至于孩子们不习惯任何建设性的批评,或者高估自己在人群中的独特性。他们从小到大感觉到的,不是自己很好,而是自己比别人更好。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虽然孩子可能看起来很自信,但这种自信不堪一击。
因为他们的“自我”建立在“他人眼中的虚假自我”之上。
当然,国内国外家长“过度教育”的做法是不一样的,但有一点是不变的:“过度教育”的背后,是父母自己内心的过度恐惧。
孩子必须快快乐乐的,不愿意忍受看着孩子受伤、失败或犯错,不愿意接纳不确定性。
他们把手伸入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尝试按住每一个不确定性。但没有不确定的人生,真的是好的人生吗?
成为孩子的路,别成为山
最近我的读书会和大家共读的书是《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英文名是《Educated》。
这是一本基于真实经历的自传体书,作者塔拉17岁之前没有走进过学校。她的人生别说“过度教育”了,甚至和“教育”都很难沾边。
塔拉的父亲,一直活在时间的恐惧中。他深信末日总有一天会来,于是带着全家搬到山上,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一家人生活在垃圾场,7个孩子都不上学,不就医,甚至连户口都没有。偏执的爸爸,沉默的妈妈,暴力的哥哥。塔拉的原生家庭真的是糟得不能再糟了。
但你猜结果呢?她通过自学考上了大学,之后在短短6年之内,获得了剑桥的哲学硕士学位、凭奖学金赴哈佛访学、又获得了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
很了不起、很励志是不是?那么请问,一个17岁之前没有走进过教室的人,是如何做到的?因为学校的教育,并不是唯一的教育。
塔拉在一段采访中说到了她认为“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是同理心的深化,是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让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越来越确定。
想想看,我们的孩子,真的能靠刷题刷出思想的拓展吗?真的能靠不和同学发生冲突而深化同理心吗?真的能靠不走出教室而开阔视野吗?
当然,作为一个刚把孩子送进大学的家长,我深深地理解,面对大环境下的升学压力,当家长的能做的真的很有限。整个社会对于确定性的追求,反映到教育系统,就是对于“成绩”的追求。而你对孩子最大的保护,就是帮孩子争取一点不确定的空间。因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确定性是一个必要的因素。不确定性会带来挫折,但我们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不确定性会带来真实,因为它告诉了我们世界本来运行的样子。不确定性会带来恐惧,但如何和负面情绪共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如果父母想努力按下所有的不确定性,看似是帮助孩子减少了很多成长中的困难,实际上,也是在剥夺他们靠自己成长的权利。
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这本书中,塔拉之所以能走出大山,和她的二哥有关。二哥是家里唯一一个关心她的人,他给塔拉放她没有听过的音乐,讲她不知道的故事。正是这样,才让塔拉看见了走出大山的那条路。
各位家长们,别成为环抱孩子的高山,成为他通向未来的那条路。据说后来很多出版社邀请Lori写一本育儿书,她拒绝了。她说:“在育儿这个话题上每多出一本书,都像是在家长们的伤口上撒了把盐。”是啊,当家长的已经太不容易了!做少了,内疚;做多了,又说“过度教育”,如履薄冰,还怎么都不是。但这不就是作为父母的意义吗?—— 跟着孩子一起成长。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