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委会正式揭牌
原标题:北京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委会正式揭牌
北京将抓紧做实做强示范区管理机构
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揭牌仪式日前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举行。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的正式揭牌,标志着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迈出新的重要一步。执委会成立后,将主要负责研究拟订制度规则、重点规划、工作要点、支持政策、改革事项、重大项目等,协调各方面推进落实。
通州区与北三县空间紧邻、联系紧密,协同发展需求迫切,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地区。深入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对于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首都发展格局、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工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并在国家层面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城市副中心控规明确了副中心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并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即“四统一”)。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成为通州区与北三县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高质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与河北省三河、香河、大厂三县市一体化发展”。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从协同发展到一体化发展,再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表明党和国家对两地协同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两地协同发展水平寄予了新的更高期许。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在此次揭牌仪式上强调,要抓紧做实做强示范区管理机构,实现“示范区的事示范区办”,选配优秀干部到执委会,尽快制定工作规则、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健全工作体系,明确工作重点,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组织保障,同时加大向省、市政府争取赋权力度,掌握一批亟需管用的一体化管理权限,并建立健全行权机制,确保赋权接得住、用得好。
原标题:北京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委会正式揭牌
北京将抓紧做实做强示范区管理机构
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行委员会揭牌仪式日前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举行。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的正式揭牌,标志着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迈出新的重要一步。执委会成立后,将主要负责研究拟订制度规则、重点规划、工作要点、支持政策、改革事项、重大项目等,协调各方面推进落实。
通州区与北三县空间紧邻、联系紧密,协同发展需求迫切,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地区。深入推进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对于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优化首都发展格局、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保障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通州区与北三县协同发展工作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并在国家层面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城市副中心控规明确了副中心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并要求充分发挥城市副中心示范引领作用,辐射带动北三县地区协同发展,实现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标准、统一管控(即“四统一”)。2020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协同发展规划》,成为通州区与北三县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高质量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与河北省三河、香河、大厂三县市一体化发展”。2021年11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从协同发展到一体化发展,再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设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表明党和国家对两地协同发展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两地协同发展水平寄予了新的更高期许。
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在此次揭牌仪式上强调,要抓紧做实做强示范区管理机构,实现“示范区的事示范区办”,选配优秀干部到执委会,尽快制定工作规则、工作计划和任务清单,健全工作体系,明确工作重点,为示范区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和组织保障,同时加大向省、市政府争取赋权力度,掌握一批亟需管用的一体化管理权限,并建立健全行权机制,确保赋权接得住、用得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