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雄安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未来三年推进多样化教育供给
央广网北京11月23日消息 近日,河北雄安新区发布构建现代化教育体系三年行动计划。围绕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立足新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
此次行动计划立足于满足疏解人群和三县群众需求,根据三县和各片区功能定位,打造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教育,实现新区教育差异化、多样化发展。着力打造学前教育课程提升工程、“双减”提质工程、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工程。
其中,要建立完善的教研工作体系,落实课程审议制度,形成区域层面课程实施指导手册;开展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项目评选,形成雄安样板和范例;健全幼小衔接机制,研制衔接课程;常态化开展办园行为督导。
2022年组织开展课程游戏化项目评审,选树培育20个优秀项目。每季度开展幼小衔接研讨和现场推进会,明确幼儿衔接阶段性目标。2023至2024年,建立常态化课程研讨机制,研制课程资源手册。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健全联合教研机制。2025年,形成本地区成熟的课程资源手册,建立完善的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全面提升学前课程实施质量。打造扎实全面的义务教育。以课堂、作业为抓手,全面提高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实施“双减”提质工程,有效减轻中小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显缓解教育焦虑。到2025年,打造20个“双减”示范校。
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形成雄安新区课堂教学特色,确保课堂教学优质高效;建立具有雄安特色的作业规范体系;100%小学开展工作日“5+2”课后服务、100%初中提供工作日晚自习服务;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大大压减,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全面规范、监管有力。2022年,形成雄安新区课堂教学特色,建立具有雄安特色的作业规范体系。指导非学科类校外培训良性发展,遴选优质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校内课后服务。2023至2024年,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科学设置作业总量、时长和质量;常态化开展校外培训监管。2025年,各县、片区形成成熟的教学和作业体系,课后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建立普通高中教科研体系;完善普通高中课程体系;建立专兼职结合的学生发展指导教师队伍,建立初中起始的学生跟踪培养台账,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2022年形成《雄安新区普通高中教科研体系》,2023年形成《雄安新区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体系》,2024至2025年新增2所省级示范性高中、打造3所特色普通高中。打造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强化中职教育基础地位,优化中职学校布局,改善中职学校办学条件,提升中职教育吸引力,到2025年,三所职教中心分别增加3个“3+2”中高职衔接专业,培育1个职教集团,评选建设3个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每年评选认定1个产教融合示范企业。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到2025年三县职教中心办学条件全部达到省级标准,办学水平显著提高,优化各片区职业院校布局,谋划建设雄安技师学院。加强与京津冀地区高职院校合作,扩大三县中职学校中高职贯通衔接培养试点数量和规模,提高三县中职学校五年制高职学生占比。
修炼师德修养和人文精神,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增强教育教学科研素养,提升学校管理能力。2022年,制定雄安新区中小学校长教师培训计划,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全覆盖培训,大力提升校长队伍管理水平;2024年,开展项目课题实施情况质量评估,形成阶段性成果。到2025年,培养造就700名左右新区骨干教师、300名左右新区名师、50名左右新区名校长和3~5名教育家型教师。设立60个名师工作室和20个名校长工作室,每三年为一个周期,每年分别给予资金补贴,出台《雄安新区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管理办法》,赋予名师名校长工作室创新突破、资源共享的责任使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