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手艺变成时髦文创产品,通州西集镇——面塑达人带着乡亲奔富路
天还没亮,刘静已经忙得不亦乐乎。揉面团、捏形状、调颜色、上蒸锅……不到一个半小时,热气腾腾的“福禄寿”饽饽便出炉了。在老北京人口中,饽饽是面食点心之意。这些造型颇似蛋糕的面点,将通过微信小程序以及通州、西城、海淀等地的线下店送上市民餐桌。
今年50岁的刘静是通州区西集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技艺新一代传承人,在通州小有名气。近日,记者来到了刘静在西集的工作室,摆在桌上的几件面塑作品吸引了记者注意。拿着鹅毛扇的诸葛亮、手捧银须的老寿星栩栩如生,背着米袋子的小老鼠以及代表西集的卡通形象樱桃宝宝充满萌趣。
刘静说:“我入行三年,虽说手艺比不上老师傅,但就是喜欢做面塑时的精雕细琢,更想把它发扬光大,让更多人观赏和品尝。”
刘静是哈尔滨人,西集是她面塑事业启航的“宝地”。2019年,她在这里拜师学艺,将兔子、小猪等属相面花“基本功”学得扎扎实实,技艺不断精进。今年年初,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亮相的大型面塑作品《虎娃迎冬奥》,就是刘静和同门兄弟姐妹在西集共同创作的。
要做好面塑,学问可不少。“面塑分成面花和面人,都是由面粉、糯米粉、蜂蜜等材料做出来的。不同的是,面人是工艺品,不可食用。面花则相当于花式馒头,可以食用。面塑的精致程度可不亚于年轻人喜欢的手办、盲盒,面花则要比现在连锁店的蛋糕更有风味。要说面塑的手工技艺起源,还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呢!”刘静一边娴熟地捏着手中的面团,一边向记者娓娓道来。
能够成为非遗传承人,用刘静的话说,是师父李桂芹与她有“眼缘”。刘静做事细心、勤勤恳恳,以及对面塑事业兴趣浓厚都让李桂芹颇为喜爱。不仅如此,曾经长期从事养老产业的刘静在商业上也很“敏锐”。“咱们的面花可比生日蛋糕漂亮多了,如果它能像蛋糕一样走进千家万户,该有多好。非遗不应该闷头干,得做实体店、做文创、做旅游,甚至研发自己的小麦、自己的面粉,打自己的品牌。”刘静说。
刘静的建议得到了团队负责人、西集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传承人杨帆和团队众人的齐声点赞。
为了突破非遗“藏在深闺无人识”的困境,刘静跟着团队负责人杨帆一起,挑起了种植、食品加工、文创“三产融合”的大梁。打破只关注面塑技艺的局限,成立种业公司、食品公司、文创公司,请专家研发优质小麦、建起面食厂、打造可供旅游的实践基地、筹建实体零售店……团队为此做了很多尝试。从手艺人变成了生意人,刘静铆足了劲头适应新角色,管理公司、写项目标书、谈合作、探索新销路。整个团队夜以继日,忙得热火朝天。
三年间,刘静所在的非遗团队不仅让面塑技艺培训体系更加成熟,还形成了从小麦科研、小麦新品种种植、小麦科普活动、面塑体验、面食品尝、优质面粉及面塑产品营销的“全产业链”。
蓬勃发展的面塑产业,更让西集镇十里八村的村民吃上了“产业饭”。
不少前来学本事的村民,“毕业”后成了面点师、面塑师、服务员、销售员,甚至自己创业开店。学成了手艺的西集镇沙古堆村村民薛立新,如今已是一名面塑培训师,一个月能比过去多挣3000多块钱。家住陈桁村的李艳军,2020年参加西集镇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凭借出色的手艺活加入了刘静的团队,如今已是文创公司的一员。
2019年至今,面塑产业已帮助西集当地村民直接就业273人,间接就业1000多人,不少困难家庭的收入也提高了。
“乡村振兴就是为了把家乡建设好,让村民们生活好,帮助大家增收致富,这还得从产业中来。”刘静说,“如今,我们的线下店饽饽铺也正在筹备中,未来打算做成连锁店,让面塑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