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镇罗营镇打开村委会大门变身服务空间 腾出办公室请进众乡亲
在平谷区镇罗营的上镇村,刘德宏德高望重,十多年前就一直任村支书。可上个月,他却主动把宽敞明亮的办公室让了出去。
老书记如今在哪儿办公?
记者日前来到上镇村,村委会门口的一间屋子挂着“村民服务中心”的牌子。大厅里就是一溜儿办公桌,最右边的工位属于刘德宏。不光是他,其他两名村委、两名支委和“第一书记”,也都把办公桌搬到了这儿。来办事的人一多,大厅里不免显得有点拥挤。
“跟从前比,这办公环境的确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刘德宏笑。过去十几年间,他一直都拥有独立办公室。那是一间约15平方米的阳光房,里头添置了沙发、茶桌,外头的客商来访也不丢份儿。碰上汛期值守,他还能抽空眯一觉。
改革始于两个月前。
今年6月,平谷区发出了“办公空间最小化、服务空间最大化”的号召,镇罗营地处北部深山,20个村子纷纷行动起来。
上镇村成为首批试点村。因为它是镇罗营面积最大的村子,连宅基地带林田总共10平方公里,村民总共有1800多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大村,从前却只有寥寥几间娱乐室,还是跟养老院共用的。村里既没学校也没幼儿园,孩子们放了暑假,更是无处可去。
7月,6位村干部迅速腾出了办公室,全都搬进村民服务中心,和村务专员一起办公。村民来办事说事,都能“一站办齐”,再也不用各办公室来回跑。
村委会小院又变成了什么样呢?记者探访时正值下午,村委会大门敞开,有村民三三两两进出。腾出的六间办公房都挂了牌,有棋牌室、图书馆、乒乓球室、民调室……里头的物资设备都是区里给统一配备的。“您要是晚上来,这儿更热闹!”一位村民说:“吃完晚饭,我们经常约着一起来跳跳舞、聊聊天,小孩儿还能在旁边的图书馆看书。”
让出了办公室,村两委干部虽有不便,但也渐渐有不小的收获。从前大家虽然也常聚一起开会,但门一关,交流多少会受到些阻碍,工作也是各管一摊儿。如今坐在一起办公,村里发生了啥事儿,每个人都门儿清。
“远的不说,就说上礼拜吧。村里一位嫂子情绪激动,哭着就走进了村民服务中心。她家的农资店被关了,来找村务专员讨说法儿。”刘德宏说,要搁从前,自己闷在办公室里很可能压根儿不了解情况。这次,他和专员一起去解释政策、安抚情绪。那位嫂子气儿消了,也明白了原委。自7月以来,村里的接诉即办投诉件的数量归零了。
眼下,上镇的村委会小院里还在紧锣密鼓建设一座红白喜事大厅。这里本是村委会内部的停车场,足有三四百平方米,平时利用率不高。“村里遇上红白事,历来是在空地上搭临时棚,还得自个儿买灶、请厨子,这笔开支不小。要是冬天,来赴宴的人还一准儿冻得打哆嗦。”刘德宏介绍,新建的大厅里既有舞台也有后厨,还接通了水电气热,村民只要支付水电等成本,就能预约使用。
镇罗营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镇20个村已全部完成集中办公设置,共腾出47间办公室,总面积1016平方米。有的建成了图书馆、娱乐室,有的建成大桃直播间,也有的建成村史资料室、医务室。一个个村委会打开大门,成为能办事说事,又能休闲娱乐的服务空间。
今后,改革还将更深入。镇罗营镇专门出台了村两委干部集中办公的管理制度,要求村干部从“专人专岗”转变为“一人多岗”,也就是不论具体分工如何,要对所有业务有所了解,不能“不知道、说不清”。各村将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村干部的坐班、轮班时间,让群众能24小时找得着人、办得了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