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新需求驱动代建站上“风口” 房企加码布局

发布时间:2022-07-26 09:10:00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7月25日消息(记者门庭婷)近日,宋都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获得宁波市奉化区的两个代建项目,项目金额合计约6117万元。

  代建作为一项轻资产、高利润的业务,近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转型调整热度逐渐升温。在绿城管理和中原建业两家代建企业率先拿到资本市场的门票后,越来越多房企加大相关业务投入,同时新入局者也“来势汹汹”,积极抢占市场份额。随着房企布局进度加速,代建这个万亿赛道,还将有多少想象空间?

  企业加速发力代建

  “在探索房地产新发展模式背景下,代建是大势所趋,未来发展有很大机遇。”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负责人刘水表示。中指院数据显示,自2010年至2020年,中国房地产代建市场新签合约项目的数量及建筑面积的复合年增长率均超过了24.0%,并且该机构预测,未来五年中国代建市场新订约总建筑面积将以23.5%的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合约销售额将达3.2万亿至7.3万亿之间。

  代建行业未来发展可观,房企对于这一业务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

  曾数次通过变更公司名称来体现转型战略的朗诗地产,近日宣布更名为“朗诗绿色管理有限公司”。更名理由是截至2021年12月31日,由朗诗提供代建服务及进行小股操盘的项目共计83个,占中国地区总可售货值的比重已逾90%,基本完成了从传统重资产模式(地产开发)向资产轻型化模式的转型跨越。董事局认为,将公司名称更改为“朗诗绿色管理有限公司”能够更加准确地体现本集团当下的业务实质及未来的发展重心,亦有利于公司及其股东之整体利益。

  克而瑞指出,成功更名后的朗诗绿色管理,将成为继绿城管理、中原建业之后,代建行业的第三家港股上市公司。

  旭辉控股则把代建列入其“同心圆战略”,公司执行董事、执行总裁、旭辉建管董事长陈东彪曾在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代建将是我们未来大力发展的轻资产业务之一,我们有信心能够为委托方提供更大价值的服务与回报,我们相信旭辉在未来几年,能够成为代建行业的重要一员。”

  旭辉控股的代建业务平台旭辉建管成立于2021年,目前正在加速发展中。仅在今年上半年,旭辉建管就新获取了29个代建项目,其中政府代建项目4个、商业代建项目21个、资本代建项目4个,做到了业务模式的全覆盖和突破。截至6月底,旭辉建管累计在管项目35个,累计在管总建面达700万平方米,区域分布在一二线重点城市。

  中信建投认为,旭辉代建业务的加速拓展显示出公司在品牌、专业能力方面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代建业务也将成为公司轻资产转型的重要抓手,以及利润新的增长点。

  除此之外,万科、金地、世茂、建发、龙湖、雅居乐等多家房企也都在代建板块上持续发力。

  代建迎来新的增长机会

  在当前的房地产形势下,代建为房企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迅速发展的代建行业也正迎来新的增长驱动力。

  刘水指出,代建行业需求正继续增长,特别是中小企业代建需求增长、地方城投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

  地方城投公司已成为不少城市集中供地市场上的“拿地大户”,以无锡为例,据中指院统计,在7月22日完成的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出让中,无锡城建发展集团等地方国资企业拿地金额占比达到55.21%(截至摇号地块结果公布前)。不过,部分城投公司存在产品力较弱等问题,而代建企业通常具备品牌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从中获得业务拓展的潜在机会。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代建业务的轻资产模式具备高盈利特点,能在行业下行期抵抗周期波动,提升产品竞争力与知名度,在当前中小房企生存承压、开发能力较弱的城投“托底”拿地及金融机构涉足房企资产处置的背景下大有可为,此外政策扶持下的城市更新和保障性住房亦有望为代建业务带来存量及增量拓展空间。

  从业务类型角度来看,代建通常分为商业代建、政府代建和资本代建三类,其中前两类是市场主流,但资本代建近期也获得了更多增长机会。

  中信建投研报指出,今年以来部分房企现金流压力较大,不良项目数量增多,而拥有不良项目所有权的AMC及信托方缺乏开发能力,急需找第三方代建公司合作,催生资本代建需求猛增。中信建投预计,包含AMC与房地产信托在内的资本代建的市场规模约334亿元,是今年代建行业的新赛道。

  中原建业2021年报显示,其在2021年新签约1个资本代建项目。绿城管理近日则与中国奥园达成合作,帮助广州云和公馆项目纾困。此前,绿城管理还与金融机构中粮信托合作,接手了恒大江阴项目的代建,并且有消息称,绿城管理将与东方资产、中国信达等合作处置不良资产项目。

  多重需求驱动之下,代建站上行业新“风口”。不过,作为一项高度依赖房企的品牌影响力与操盘能力的业务,代建存在一定的入局壁垒,且未来增长空间受房地产行业影响较大。未来,代建行业能够获得多大发展,仍需时间的检验。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