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眼日:刷手机、上网课之余,多关注“眼前事”
央广网北京6月6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6月6日是第27个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关注普遍眼健康,共筑‘睛’彩大健康”,参考宣传口号有5个,分别是“有远见,不近视”“关注白内障,重现新‘视’界”“眼睛一张照,慢病早知道;眼底一张照,眼病早知道”“关注眼健康,生活更精彩”“守护‘睛’彩视界,点亮‘光’明未来”。
近年来,全球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新冠肺炎疫情以来,由于户外活动时间减少和利用电子设备在线上课时间增多,预防青少年近视发生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各类近视手术会有什么后遗症吗?有哪些罕见的眼部疾病?在高强度用眼的网课阶段,如何正确护眼?
近视手术会让人失明?专家辟谣!
网络上常有“眼科专家”声称,近视患者在接受激光手术治疗的若干年后,会出现各种后遗症,这使得许多患者对近视手术望而却步。对此,北京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表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正规的医疗机构接受激光手术前,患者需要进行全面而详细的检查,只有符合手术标准才会进行手术,以确保手术安全有效。近视手术在国内经历了30余年的发展,临床上,目前近视手术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全球已有数千万近视患者通过近视手术,成功摘掉了眼镜。
现有主流的激光手术方案包括:全激光角膜表层手术(TransPRK)、半飞秒激光手术以及全飞秒激光手术。TransPRK手术价格较为便宜,矫正度数范围较广,但不适感较重,恢复时间长,需要戴角膜绷带镜辅助角膜上皮的恢复和生长。相比之下,全飞秒术后视力恢复快,但矫正度数有限,价格也偏高。半飞秒手术介于两者之间,三种方法也都各有利弊。
陶勇医生提醒,接受近视手术后,要注意三件事情。第一,不要用力揉眼睛,以免引起角膜瓣移位。第二,术后三个月内注意避免洗发水等脏水进入眼睛,以免引起继发感染或者局部刺激。第三,术后尽量减少高强度的运动,剧烈的震荡可能会导致视网膜脱落。
眼睛里怎么也会长寄生虫?
前不久,微博热搜榜上有这样一条新闻,一小女孩眼中有白色细小异物,经医院检查发现,这竟然是蠕动的虫子!眼睛本身是一个24毫米的封闭球体,虫子究竟是如何进入眼睛的呢?
在卫生条件不太好的环境下,苍蝇会作为一种媒介,导致寄生虫卵污染人眼结膜囊,而结膜囊内温暖潮湿,是孵化结膜吸吮线虫的“培养皿”。
而且不光眼睛表面可能有寄生虫,眼睛内部也有可能长寄生虫。陶勇介绍,有一种病名为白瞳症,正常的瞳孔是黑色的,而此病患者的瞳孔区则呈白或黄白色的反光,眼弓蛔虫病就是引起白瞳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眼弓蛔虫病患者主要集中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卫生意识比较薄弱。如果将掉落在地的食物捡起后继续食用,就可能会摄入土壤中的弓蛔虫卵,虫卵在肠道内孵化成幼虫,进入全身循环,最终侵入眼睛,引起眼弓蛔虫病,破坏眼内正常生理结构,进而导致眼睛发炎,视力下降,严重者会永久性失明。
近距离用眼多?眼睛也需要“忙里偷闲”
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学校采取了网课的线上授课模式,而孩子们则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用眼的负担。陶勇介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会增加睫状肌负荷,引起睫状肌疲劳,进而可能出现视力下降、眼部酸胀等视疲劳症状。
睫状肌是位于眼睛内部调节晶状体凹凸程度的肌肉。人的眼睛可以比喻为一架照相机,由睫状肌控制拉伸,实现远近的对焦。人们远眺时,睫状肌便会自然放松,而看近处时睫状肌则处于收缩紧张状态。所以,如果长时间看近处,比如玩手机或者对着电脑,睫状肌就会一直处于紧张,可能造成眼睛充血水肿、疲劳等不适,甚至有的人会觉得字在跳动,这就是因为睫状肌太疲劳了。
长时间用眼者,陶勇推荐遵循“20-20-20”护眼法则,使眼睛得到适当放松。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要休息20秒,向20英尺(约合6米)以外的树木、行人、建筑等物体眺望。
此外,陶勇提醒,平时也要注意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揉眼睛,多多进行户外运动,多多沐浴阳光。
监制:白中华
记者:鹤佳 杨扬
编辑:潘雨薇 杨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