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能以“内循环”名义搞地区封锁
央广网北京4月19日消息(记者张慧娟)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经济之声推出专题策划《详解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解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不能以“内循环”名义搞地区封锁。
徐洪才:内循环,我们讲的是“全国一盘棋”,统一的国民经济的国内循环要畅通,不是指某一个地区、某一个部门打自己的“小算盘”,借这个名义来维护自身的局部利益。
在现实当中,“屁股指挥脑袋”这种本位主义还是有深厚的基础。有些地方要保护自身的利益,搞“一亩三分地”,人为地设置一些关卡,市场的准入标准也不统一,人为地制造了不公平的竞争,就是内外有别。实际上,这个所谓的“内循环”是一种狭隘的、保护落后的概念,它不是在全国范围内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畅通。因此,它所对应的是一种不公平竞争,封闭且效率比较低,影响了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
未来,我们就要打破这种本位主义,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高水平的市场体系。因此,就要突破一些体制机制的障碍,特别是地方政府的一些“土政策”跟顶层设计不一致的地方,我们要统统给它废除掉,破旧立新。在这个过程当中,当然要提高认识,同时也要克服这种本位主义。
现在,整个全国统一市场的突出问题就是规模比较大,但是大而不强。背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本位主义弄得支离破碎,(特别是)标准碎片化;另外,搞自我封闭,阻碍了各种要素的自由畅通循环。
未来,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政策,统一市场准入、市场监管的规则,统一市场监管的执法,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标准,比如商品服务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标准、计量的体系,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消费环境,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鼓励公平竞争。特别是要畅通不同地区的商品流通,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快商品服务的信息交换,提升金融服务,另外要改革相关的体制机制,包括人员的自由流动。这里面涉及一系列制度的不断完善和优化问题。
当然要看到,以一种开放合作的心态,跟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地区展开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可以发挥各自的专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整体效益提升的过程当中,地方自身也能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说打开了市场的大门,我们就会丢掉自己的优势。
比如我们在全国范围内推进五大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长三角、粤港澳、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其实这种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有助于打破“一亩三分地”。像安徽省,过去定位不清,曾经定位成一个中部地区,和江西、湖北、湖南绑定在一起。最近这些年,它自觉地融入到长三角三省一市这样一个整体协同发展的框架,加强了和上海、南京等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的合作。它找准了自己的位置,在很多方面甘当配角,同时有些方面它也可以当主角,因为它有核心竞争力,有一些独特的竞争优势,这样就形成了优势互补,最终产生了协同效应。所以,这种合作、开放实际上就“搭上便车了”。如果还是搞自我封闭,那显然发展就没这么快了。
总而言之,就是要打破这种自我封闭的狭隘的“内循环”,形成一个高度开放的高水平的市场体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