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幕后故事!航天员“女教头”点赞“太空出差三人组”:生活丰富多彩、任务完成出色

发布时间:2022-04-18 08:42:00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记者王晶)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有着航天员“女教头”之称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点赞刚刚返回的“太空出差三人组”:“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协同配合默契、工作紧张有序、生活丰富多彩、任务完成出色,他们经受住了身心考验以及完成任务各方面的能力考验。”

  她称,我国已完全具备了航天员长期飞行驻留保障能力。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黄伟芬

  在神十二任务基础上丰富了在轨心理支持方式

  目前,航天员们已经返回北京航天城,正在按计划开展返回后恢复工作。

  黄伟芬介绍,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飞行了183天,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创造了多项纪录。他们在轨驻留期间圆满完成了2次出舱活动、2次太空授课,还有手控遥操作交会对接试验以及航天医学、航天心理学、航天工效学和空间材料科学,共计40余项的在轨实验和试验任务,完成了80余项在轨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

  此外,还完成了大量空间站组合体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照料以及物资和站务的管理工作,并实施了健康监测、在轨防护锻炼以及在轨训练和演练,完成了大量科普教育等公益视频录制,拍摄了大量图片和视频资料,获取了宝贵和丰富的资料。

  记者了解到,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是首次在轨航天员驻留长达六个月的飞行,对航天员系统来讲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

  针对这次任务的特点,黄伟芬称,航天员系统一方面在航天员飞行前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强化训练,包括航天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心理调适训练、应急处置能力以及出舱活动等各方面强化训练,同时加强了个性化的健康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在神十二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改进和完善了在轨驻留保障措施。

  健康保障方面,优化了航天员在轨个性化保健措施,增配了相关药物和诊疗设备;优化了失重防护锻炼措施,增加了锻炼便捷性和趣味性,制订了个性化的锻炼方案,加强动态评估和调整,强化耐力和心血管储备,提升心肺功能,加强腰背部和颈部等核心肌和下肢力量锻炼,促进重力再适应能力不断提高;增配了新鲜果蔬、配置了个性化电解质饮品等,加强了营养保障;同时也丰富了在轨心理支持方式。

  在生活保障方面,针对飞行时间延长,在神十二任务基础上又增配了食品和饮水,丰富了系列服装,优化了部分生活用品和卫生用品配置。针对个体特点和需求,丰富了在轨娱乐项目。在工作保障方面,进一步规范了航天员在轨工作、作息和值班制度,修订完善了航天员飞行手册,加强了飞行计划动态调整和动态更新、工作负荷适时评估等措施;优化了出舱活动程序、出舱活动支持模式和协同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神十四和神十五飞行乘组已选定 目前身心状态非常好”

  按照空间站建造阶段的任务安排,黄伟芬透露,执行2次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目前,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的身心状态非常好,正在积极开展相关的训练和任务准备。

  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神舟十四号和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都将在轨飞行6个月,将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实现不间断有人驻留。两个乘组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轨驻留5-10天,航天员系统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首次实现在轨乘组轮换,神舟十四号、十五号航天员在轨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黄伟芬介绍,神舟十四号乘组将配合地面完成空间站组装建造工作,从单舱的组合体飞行,逐步建成三舱组合体的飞行状态。在这个期间要经历9种组合体的构型,5次交会对接,3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他们将首次进入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建立载人环境,配合地面开展两舱组合体,三舱组合体,大小机械臂测试,气闸舱出舱活动相关功能测试等工作,将首次利用气闸舱实施出舱活动,完成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14个机柜的解锁和安装等工作。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也将计划实施数次出舱活动任务,进行舱内载荷设备组装、测试和调试工作,操控机械臂实施舱外载荷安装;对三舱三船最大构型组合体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

  与此同时,两个飞行乘组还将开展科普教育及其他公益活动,按计划开展数十项在轨科学研究的实验和工程技术试验、飞行任务数据资料收集和拍摄;开展在轨健康监测、防护锻炼、在轨训练和演练,以及大量空间站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照料、站务和物资管理等工作。

  从难从严 设计并实施了八大类200余项训练

  针对建造阶段飞行任务从难从严特点,黄伟芬指出,航天员系统本着“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试训一体”的原则,设计并实施了八大类200余项训练,使航天员在思想、身体、心理、知识储备、操作技能等各个方面都具备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在全面系统训练的基础上,又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强化训练:

  一是针对问天舱和梦天舱首次进驻状态设置,以及各种构型组合体的运行管理、设备操作、维护维修、物资管理、站务管理等进行强化训练。

  二是针对机械臂验证、气闸舱出舱活动等任务,完成了机械臂操作训练,出舱活动程序训练、协同训练、模拟失重水槽训练、低压环境训练等任务训练。

  三是强化了应急故障处置能力的训练以及实验舱遥操作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训练。

  四是强化了体能和力量训练、心理调适训练以及在轨健康、生活和工作驻留保障技能训练。

  五是完成了数十项空间实(试)验以及平台操作训练。

  六是参加了人船联试、人站联试以及工效学评价试验等近百次工程研制试验活动,深度参与了飞行手册和预案编写。在充分发挥航天员作用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实战能力。

  “此外,加强了个性化训练和个性化健康保障工作,多次安排两个乘组和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进行交流,在神十三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航天员长期在轨驻留保障措施,以确保航天员在轨健康生活、高效工作,圆满完成任务。”黄伟芬说。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