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畅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2022年北京冬奥会圆满闭幕后,北京冬残奥会的火炬接力点亮了北京这座“双奥之城”。正在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冬奥盛会自然也被代表们所关注。
李勇代表:
亲身参与冬奥安保 致敬幕后英雄
一说起冬奥会,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企业管理部主任李勇就打开了“话匣子”。
冬奥会期间,北京市保安服务总公司海淀分公司总计派出2000余名保安员,参与到首都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中心2个比赛场馆、海淀区7家签约酒店及3家保障酒店的安保工作中,负责人员安检和秩序维护。“为了完成好这项任务,我们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包括制定安保方案,做好人员调配,对保安员进行全方位培训等。”李勇说。
做好安保工作并不容易。负责冬奥场馆的保安员除了要接受防疫培训以及创伤包扎、心肺复苏等医疗急救方面的训练外,还要接受冬奥知识、赛事礼仪等方面的专业培训。
“例如花滑项目,比赛进行中现场要尽量保持安静。保安员在执勤过程中不能因自身行为影响运动员比赛和观众观赛。如果有观众在运动员完成动作前出现大声喝彩、鼓掌等情形,保安员要用手势或肢体语言及时制止。但当运动员完成比赛后,观众不仅可以起身鼓掌,甚至被允许向冰场内投掷毛绒玩具。像这样的赛事礼仪,现场保安员都要提前熟记。”李勇说。
这是李勇人生中第二次参与奥运,上一次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引以为傲,“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他说,2000余名保安员绝大部分是年轻人,虽然工作很辛苦,但他们以此为荣。“安保人员、志愿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员,他们辛勤工作、默默付出,都是保障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顺利举办的‘幕后英雄’。向他们致以敬意!”
伊彤代表:
用好冬奥科技成果遗产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伊彤一直关注科技创新领域。“在北京冬奥会上,共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得到应用,其中有4项技术是在全球首次推出,33项技术是在冬奥会首次使用,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力量。”伊彤自豪地说。
伊彤介绍,早在2017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即设立“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全面发挥科技对冬奥的支撑作用。她所在的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也积极参与其中,承担了多项“科技冬奥”的重点专项项目。“‘科技冬奥’重点专项面向冬奥会实际需求,围绕办赛、参赛、观赛、安全、示范5大板块部署科研任务。几年来,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示范了一批前沿引领技术,转化了一批绿色低碳技术,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为北京冬奥会高质量办赛和运动员高水平参赛提供了有力支撑。”伊彤说。
提起这些科技成果,伊彤如数家珍:国家速滑馆已成为绿色低碳和智慧场馆的代表;火炬能够在大风、低温环境中稳定燃烧,实现“永不熄灭”;通过机器人完成水下火炬传递,则展示了我国的机器人技术实力;开幕式上,由4万多块LED模块组成的LED地面显示系统为大家奉献了一场视觉盛宴;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和装备,为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提供了有力支撑;围绕“5G+8K”、云转播平台、VR观赛、智能语音服务等方面开展的研发攻关,则提升了观众的观赛体验,塑造了冬奥的“科技感、未来感”等。
伊彤表示,这些科技成果,既是冬奥会的宝贵财富,也是北京推动科技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宝贵财富。在后奥运时代,要让它们在城市发展中持续发挥作用,让冬奥科技成果成为推动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强大动力。
田春艳代表:
创建残疾人友好社会
绽放生命精彩,礼赞自强不息。正在召开的北京冬残奥会,让人们对残疾人运动员投以更多的关注和敬意。“借着这阵‘东风’,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也会走向更高水平,推动残疾人友好型社会更快建成,让我们拭目以待!”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第三检测所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田春艳很有信心。
田春艳表示,在残疾人保障法、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推动下,我国残疾人自主安全出行、出入建筑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各方面的便利性均得到很大提升,为残疾人扩展生活空间,能够像普通人一样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基础条件。城市人行道设置了盲道,过街天桥设置了坡道或电梯,一些科技企业为听障人士、视力障碍人士开发了便于表达、交流的新型辅助设备……这些措施都是建设无障碍环境的有力保障。
“但我们也要看到,无障碍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进步,却依旧任重道远。”田春艳也将建议带上会。她提出,在无障碍设施规划与设计时,应充分听取残疾人的意见和建议,在工程验收时应组织残疾人士参加。
此外,田春艳认为,创建真心接纳残疾人的友好环境格外重要。“随着社会进步,精神文明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关心关爱残疾人并帮助他们融入社会,残疾人的生活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尽管如此,田春艳认为,仍要大力宣传、倡导对残疾人接纳、关心、友爱的社会氛围,在幼儿园、中小学加强平等与关爱教育,给残疾人学习和就业创造更多的条件,“要尽一切能力帮助残疾人像普通人一样走出家门,迈向更广阔的空间。”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