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新闻

【数字解码】33微克/立方:2021年北京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

发布时间:2022-01-06 08:47:00来源: 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1月5日消息(记者杜希萌)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4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北京市空气质量首次实现全面达标,全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达到二级标准。中国之声《数字解码》,本期解读:33微克/立方米。

  33微克立方米,这是去年北京大气污染治理的成绩单,相比于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63.1%的下降幅度造就了朋友圈里的“北京蓝”。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于建华说:“2021年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和臭氧浓度分别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在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稳定达标的基础上,首次实现了空气质量全面达标;PM2.5较2013年下降了63.1%,相当于平均每年下降7个微克每立方米。”

  要理解33微克立方米的价值,还需要其他几个数字。

  去年,北京全年实现了288个优良天,较2013年增加了112天。其中6月至9月,北京市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月均浓度连续4个月保持在20微克/立方米以内。这些数字都意味着,北京蓝天的成色更足。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说,能够“看得见山”是百姓在视觉上感受到的最大变化。

  “对公众健康的保护至关重要,也有助于公众生产生活秩序的正常维护。这些年,秋冬季常常会拉响重污染预警,工作出行都可能受到一些影响,幼儿园、学校停止户外的体育课,甚至停课。现在居住在这个城市,可以看得见周围的山岭,可以说极大提升了大家的蓝天获得感。”马军说。

  全年PM2.5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以下,还要保证重污染天持续减少,污染峰值不断降低。

  2013年年初,北京、河北曾遭遇长达一周以上的霾天气,多地空气质量指数“爆表”,部分监测点位PM2.5小时浓度最大峰值高达1000微克/立方米。而去年,北京全年只有8个重污染天。于建华说:“重污染天数发生频率、峰值浓度、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2021年全年,北京仅出现重污染日8天,较2013年减少50天,降幅高达86.2%。夏季、秋季的PM2.5重污染基本消除。”

  不过从大气污染治理纵深来看,首次达标不是终点。目前,京津冀及周边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仍超环境容量,空气质量改善成效不稳固。同时,未来减排空间更加收窄。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说:“2018年至2020年期间,周边地区4种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VOCs、PM2.5的降幅分别在32%、10%、6%和22%。总体上,2013年到2021年之间,周边减排的PM2.5浓度贡献了14.4微克立方米,大概占北京PM2.5浓度整个下降的27.3%。随着北京市本地的减排潜力逐渐收窄,我们也做了一些潜力分析,整体趋势而言,周边的贡献会增加,要进一步深化区域联防联控。”

  不过,33微克立方米也不会是北京空气质量提升的极限。

  未来继续改善京津冀及周边区域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部明确,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在马军看来,继续深入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转变至关重要。

  马军说:”周边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所以后面的治理其实更加艰难。北京一方面要开展‘一微克’行动,另一方面一定要助力周边去完成结构调整。比如这次冬奥会,北京建设了全球领先的可再生能源系统,从河北张家口的张北直接输入北京的这样一套输电系统,对北京很有利,对带动整个周边一起减污降碳都非常有利。”

  同时,重污染天防治将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透露:“要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把重污染天数的比例降到1%以内,坚定不移削减污染物排放,结合空气质量预报,及时启动一些重污染应急联防联控措施,有效消除重污染天气。”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