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跟着气象去旅行 “赴约”日出云海

发布时间: 2025-05-27 09:56:00 来源: 中国文化报

  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也有冰雪雾凇?雾霭景象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调节?自然天象奇观也可以精准预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跟随由中国气象局气象宣传与科普中心组织的“绿镜头·发现中国”中央媒体走基层看气象主题采访活动,来到有着独特地理与气候特点的湖南省郴州市,深入了解气候生态如何赋能旅游产业、优质气候资源如何进一步助力绿色发展。

  独特气候造就自然奇观

  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属南岭山脉中段、罗霄山脉南段衔接区,地处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地带。境内地貌复杂多样,其特点以山丘为主,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山地为主体,多为丹霞地貌特征。郴州市地处北纬25度黄金气候带,气候类型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因地形地貌复杂、垂直差异大,当地气候除了具有亚热带湿润气候的主要特征外,还具有包括水域小气候、洞穴小气候、山地小气候、森林小气候等地方性小气候特征。

  独特的地理气候特征造就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郴州境内山、水、林、泉、湖、草、洞、矿等旅游资源种类齐全,现有风景名胜110多处、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62家,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4A级旅游景区17家,还有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点)146家、旅游精品民宿210余家,是让人过境更想过夜、打卡更想刷卡的旅游目的地。

  “郴州的气象资源给旅游业带来了可观的收入,2024年郴州市全年接待游客765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达801亿元。”郴州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副局长李辉对当地旅游资源了如指掌,“郴州的莽山位于南岭以北,是我国最南的雪线所在地之一,冷暖空气在这里交汇形成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冬季容易形成云海、雾凇等自然景观,从高空俯瞰,漫山遍野银装素裹、琼树银花,吸引大量粤港澳游客前来玩雪。此外还有高椅岭飞天丹霞的鬼斧神工、雾漫小东江的中华奇景、桂东山水养生天堂等风格迥异的自然景观。”

  气象预报保障观景体验

  近年来,郴州市气象局每周向文旅部门推送《旅游气象服务专报》,提醒未来一周主要天气过程,分析研判可能对特色气象景观产生影响的天气因素,及时开展突发性、灾害性天气预警叫应服务;郴州市文旅部门依据气象预报及时通知各景区做好相应提示,通知旅游公司做好旅游线路规划和调整等,并将气象信息融入官方APP和微信小程序“郴心游”,方便游客及时查询。

  雾漫小东江是郴州市资兴市的一道奇观,每年夏秋两季清晨和傍晚,江面会升起如仙境般的白雾,它的形成是水温、气温、地形共同作用的结果。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游客一大早便来到景区一睹奇景。碧绿的江水、漂泊的渔船,与弥漫的白雾构成了一幅气韵生动的水墨画。当渔夫将金色的渔网撒向空中划出一道美妙的弧线,游客手中的照相机快门声此起彼伏。

  据郴州市气象台副台长周宜卿介绍,东江大坝发电时释放深层冷水,夏天的小东江水温只有10摄氏度左右,而周围空气温度高达30摄氏度,温差极大。当热空气接触冷江面时,空气中的水汽瞬间凝结成无数小水滴,形成白雾。小东江位于狭窄的峡谷中,两侧山体像两堵高墙,阻挡了风的流动,雾气无法散开。因此,在夏季的晴天,气温高且风速较小的时候最容易观赏到雾漫小东江的景观。每年5月到10月,日出前后和日落时分是最佳的赏雾时段。

  为了让游客可以更好地观赏到美景,资兴市气象局针对景区建设了自动气象站,加强对天气的预报预警。同时,还通过建设环境监测屏等硬件设施,对温度、湿度、负氧离子等进行播报,为游客提供最新的气象信息。

  在回龙山景区,著名景观“回龙望日”为资兴古八景之一,当太阳与地平线微微碰撞时,霞光笼罩大地,红光渐现山峦,云海奇观乍现,让人犹如置身仙境。来自香港的游客李岗君面对眼前美景兴奋地说:“这里云的海、日出美景太惊艳了,这几天我一直关注景区的天气情况,因为天气决定这里的景象,好天气就有好心情,让旅程收获满满。”

  “回龙山景区景观资源非常丰富,杜鹃花海、星海日落、日出云海、雾凇冰挂等奇景贯穿四季。游客出行安排与天气情况有着紧密关联。为此,气象部门与景区深度合作,依托科学监测和精准分析,为景区提供未来48小时的云海预测,景区通过抖音官方直播间生动形象地提示游客未来云海出现的概率以及观赏指南,让游客在安排出行的时候能够有相对科学、精准的观赏依据。”回龙山景区高级产品经理陈航洲介绍。

  除了为景区游客提供气象预测和观赏依据,资兴市气象局还对景区雷电灾害防御能力进行全面提升,避雷设施全面改造,建成六要素地面自动站1座,实现景区温湿度、降水、风向风速等数据实时监测,此外还增设增雨焰炉1套,提升旱季人工增雨及森林火险应对能力。

  科学管理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

  郴州市安仁县的稻田公园作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农业+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其所在村及周边村,已发展民宿、餐饮90多家和游乐企业100余家,每年增加旅游收入5亿元以上。当地气象部门从生态保护、防灾减灾、旅游体验、科学规划4方面深度赋能,助力其成为当地生态价值转化的亮丽名片。

  安仁县气象局联合当地企业机构打造的“天帮忙·农机一键达”智慧服务平台成为当地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科技力量。农户可根据气象预测等信息资源,精准“下单”开展机械化作业,让气象赋能农业生产。“作为新时代的农人,年轻人不仅要思考农业生产的瓶颈在哪里,还要通过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服务广大农户。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简约化、智能化、精细化的农田管理,由‘靠天吃饭’向科学的‘看天管理’转变,帮助农户节本增收,助推乡村数字化建设。”农药撒播作业农机手邝星吻说。(本报记者 卢 旭)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