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弹传承的重点应是传统书目的整理提升
作者:潘 讯
传统书目是苏州评弹的根基与血脉,是评弹艺术悠久历史、连绵文脉、杰出成就的主要载体。丢失了传统书目,文化遗产意义上的苏州评弹将不复存在。
说苏州评弹蕴涵深、家底厚,主要是指评弹史上曾经拥有百余部长篇书目,传承有序,系脉分明,不仅见诸载籍,而且常演于书坛,有些经典书目更成为建构江南人民文化心理的重要部件。据评弹专家周良先生统计,评弹史上有书名可循的演出书目有156部之多,其中评话70部、弹词86部,已经淘汰或不知书名的书目应该更多。他根据书目的传承与传播情况,梳理出评弹史上优秀传统书目38部,其中评话21部,分别为《三国》《隋唐》《水浒》《岳传》《金枪传》等。弹词17部,有《白蛇传》《玉蜻蜓》《双金锭》《三笑》《珍珠塔》等。本世纪以来,周良先生为抢救保护传统书目,又主持出版了“苏州评弹书目库”,分七辑出版传统书目演出本21部,保留了传统书目中最为精粹的部分。演出脚本虽然不能代替书台表演,但却是评弹家底的基座、评弹传承的基础。
但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是,评弹传统书目正在加速流失,常演的传统书目在减少,传承书目的上演书回也在削减。以去年苏、沪两地书场上演的传统书目为例,除去相同的书目,共得传统书目29部,今天能够传承的传统书目大致不出此数。这一数目只占周良先生统计的156部传统书目的18.6%,可见绝大多数传统书目已经失传或濒临失传。即使是经常上演的传统书目,其传承容量和演出长度也今非昔比。以传统书《杨乃武》为例,1949年之前,整部书共有120回,每回书演出90分钟,这是该书创始人李文彬留下的最为完整的表演长度。而今天的表演长度只有15回书,这也是绝大多数传统书目的演出时长,传统书目面临釜底抽薪的危机。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苏州评弹,保护与传承是首要任务,而保护与传承的重点应该是推动优秀传统书目的整理提升和常演常新。
对于今天在书场常演的传统书目(回目),要进行持续的锤炼与延伸,形成若干蕴含时代精神、具有较高艺术品位的演出本。如前所说,今天的传统书目大多以15回的篇幅演出于各地书场,传承形态主要是对上辈演出状态的复制和模拟。弹词名家邢晏芝曾将这种传承样态称为“拍照式”继承,是学生对老师一招一式的模仿、一笔一画的复刻,这是艺术传承的基础,但绝非艺术赓续的终极状态。当代评弹演员的文化使命是,对待传统书目,既要能够“照着讲”,更要做到“接着讲”。由“拍照式”继承上升到创造性传承,创造属于“我”(演员自身)的演出文本、时代文本。即便是《珍珠塔》《玉蜻蜓》这样经过千锤百炼的经典书目,仍然具有转化与创新的空间。方卿羞姑的心理动机难道不能再做深层分析?金张氏对贵生的思念难道只有在问卜时灵光一现?不少青年演员感到,许多从先生那里传承下来的书回,在今天的书场演出已显出陈旧、庸俗,难道就不能进行更新与调整?许多太先生一辈创造的“噱头”已不再令人发笑、会意,难道我们不能创造新的“外插花”“肉里噱”?同时,作为传承人不能仅仅满足于15回书的传承容量,应努力将书回向两端延伸,尽量补足、补齐传承书目,并在书场中演出,使演出长度大体接近传统书目的原真状态。
对于一些濒临失传、久不演出的传统书目(回目)应进行抢救发掘,使他们复现于书坛,实现活态化传承。其中包括精心遴选那些整体艺术水平较高、经过几代艺人传承的传统书目,进行整体性“打捞”,发掘存世的演出脚本或音像资料,寻访能说演此书的老艺人,将一部书较为完整地传下去。如游本昌幼年多次观看过“江南活济公”沈笑梅的评话表演,为他在电视剧中成功饰演济公一角打下了深厚基础。但是,评话《济公传》已经失传于书台,亟待发掘抢救。对于一些流传较短、传人较少的传统书,要发掘其中艺术价值较高的折子书,展现在说、噱、弹、唱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以回目的形式将书目传承下去。如张鉴庭编演的长篇弹词《秦香莲》选回《迷功名》、杨振雄编演的长篇弹词《长生殿》选回《絮阁争宠》等,全书已稀见于书坛,但是其中的回目别具特色,具有极高文学价值,亟待保护传承。
此外,还应从传统书目中发掘打磨一批中、短篇书目,以适合现代剧场等多元空间演出要求,为传统书目赢得更多当代观众、青年观众。(潘讯)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