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新空间: 将艺术之美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
近年来,演艺新空间在各城市蓬勃发展,成为演出行业和年轻消费者都十分熟悉的演出新业态,也逐渐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及演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全国两会,不少文旅领域的代表委员谈到,作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演艺新空间迎来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1月,位于安徽省安庆市,由黄梅戏曲元素与新业态融合而生的文化艺术体验馆——小辞店开业,这里集咖啡厅、展陈作品及传统文化摄影于一体,可以喝咖啡、看展陈,赏戏曲,还能体验一把黄梅戏服饰及摄影。如果消费者想听一场原汁原味的黄梅戏,还可以移步旁边的再芬黄梅公馆。在试运营的两个月里,小辞店人流量过千人,很多年轻人从这里开始对黄梅戏产生了兴趣。对此,作为小辞店的策划人,全国人大代表、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欣慰地说:“通过演艺新空间将戏曲之美融入年轻人的日常生活,为戏曲文化传播出一份力。”
韩再芬说,20世纪80年代,小剧场的蓬勃发展引发业界对艺术创新的思考,今天,演艺新空间的出现不仅带来艺术创作演出的空间变化,也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风格和创新思维的机会。“演艺新空间的建设,在为文化艺术传播带来更多样、更高效的传播渠道的同时,也需要文艺工作者坚守打造艺术精品的决心。”韩再芬表示,“小而美”的演艺新空间是演艺产业与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商业形态,这一业态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的针对性扶持、市场的持续培育,更离不开文化的深植滋养。
“演艺新空间通过大量演艺作品的上演,将许多城市老旧空间转换成极具文化气息的公共艺术新空间,推动了演出行业的转型升级,也让戏曲人有了新的舞台。”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看来,演艺新空间扩大了艺术表演的物理范围,跳脱出镜框式舞台的束缚,改变了传统的观演模式。形式多样且灵活的表演空间促使演出内容的多元化创新,不仅推动了演出市场的消费群体年轻化,也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年来,一批演艺新空间在上海诞生,正在将上海打造成一个开放式的大剧场。上海昆剧团就曾多次把小剧场实验昆剧《椅子》从舞台搬到上海旅游景点——新天地石库门里,搬进楼宇屋顶的空中花园中,消解了观众与剧场之间的距离感,近在咫尺的表演也让戏剧张力扑面而来。
在全国政协委员、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看来,演艺新空间是在大中型专业剧场之外,散布于相应的城市辖区、适合举行特色演艺活动的公共文化空间。其特色在于追求以演出为中心的文化体验,并利用现有资源建立起便捷的文旅及其联动、衍生消费的场景与平台。“以演艺新空间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消费,能够助力解决以往文化市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更能够贴近百姓生活,让演艺的场景在城市里密起来、‘活’起来,通过不断成熟的文化IP赋予物理空间更多经济属性,创造更多关联链条与消费动力。”安庭表示。
安庭在调研中发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具备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来发展演艺新空间这一新业态,但所面临的难题也普遍存在,比如需要面对复杂的审批手续。由于演艺新空间不同于传统剧场,其所依托的物业性质具有多样性,所以在审批主体上也会呈现出跨行业、跨属地、跨主管部门的特点。为此,安庭建议相关主管部门立足于新业态发展特点,出台促进演艺新空间发展的支持政策,打通既往在金融、税务、市场监督等环节上的隔阂,形成与之适应的一站式审批流程。
安庭认为,还应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演艺新空间的内容创作生产和运营管理。支持所在城市充分利用工业遗址、老旧厂房、商场、写字楼等,为演出企业提供更多的创作和演出空间。支持建设“艺术商圈”,引导大型商业购物中心、主题酒店、体育设施等充分发挥消费新业态的溢出效应。(本报记者 于 帆)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