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传统文学如何借力新媒介

发布时间:2024-01-25 10:00: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一场直播推动杂志订阅近百万册——

  传统文学如何借力新媒介

  光明日报记者 刘江伟

  1月23日晚,一场文学直播火爆出圈。《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作家梁晓声、蔡崇达做客某短视频平台直播间,与主播共话与文学和《人民文学》杂志的情缘和故事。

  短短两小时的直播,累计观看超895万人次,直播间同时挂出《人民文学》2024年全年12册订阅链接,开播15分钟即售出2000套。从当晚8时到晚12时,最终成交共计8.26万套、99.2万册,成交金额达1785万元。24日零点过后,仍有人陆续下单。

  有作家在朋友圈感慨:“无论是杂志还是书本,让文学走近读者太重要了。”不少杂志也纷纷开始在网络平台进行推介,如《花城》在微信公众号中推送文章《除了〈人民文学〉,还有哪些文学杂志值得订阅》……文学需要被看见,这场直播对当下的文学传播带来了新的助力和启示。

  文学界曾把互联网视为“狼来了”:新媒介使昔日的纸面被界面颠覆。据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28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3592万人,占网民整体的49.0%。

  作家走走认为,文学会走向更小众的方向,“写作需要注重传播普惠性知识,寻找到更多契合的读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观察到,即便现在很多写作者谈“出圈”和“破圈”,“破”的可能也只是“朋友圈”,甚至只能做一个一定范围内的文学“朋友圈”作家。

  于是有人疑惑:文学真的不需要读者了吗?读者也不需要文学了吗?

  作家麦家曾说:“我一直觉得现在的文学正在变得越来越边缘。但文学是不能离开‘众声’的,一本书、一个时代,都需要‘众声’。”

  文学需要时代,时代也需要文学。网络读书栏目《书行者》主理人张蕾认为,文学的存在,能够以文本式的想象机制治愈个体焦虑、装点美好生活,这无疑是互联网时代营造审美环境的稀缺要素。

  新媒介正为文学传播敞开一扇窗口。最近一段时间,作家迟子建的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再受热捧,这一定程度也是因为网络直播推介的缘故。有数据显示,2022年6月起,在主播的推荐下,这本书在短短4个月内共销售71万册,相当于小说2005年首版后17年销量的总和。今年1月20日,迟子建推出新作《东北故事集》上市首日便加印10万册。

  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看来,当下众多知识主播以文化带货方式走红,意味着文学作品来到直播平台,试图抵达更多元的读者群,直播让文学的能见度更高,“在当下,大众的阅读趣味肯定是多元的,有的爱读科幻,有的爱读职场小说,有的爱读网络文学,有的则是经典文学作品的爱好者。知名网络主播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今天大众丰富的阅读趣味和阅读需求,尤其看到了纯文学恒久动人的魅力”。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用直播的方式把个体的文化趣味、文化爱好与所售书籍结合起来,书就不再是单一化的商品,而是还原了本身内含于其间的知识价值、文化价值、文化情怀。它将文学作品向更广阔的读者受众普及,从更深远的意义上看,可以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学趣味、思想境界和文明风尚。

  优质的内容对出版来说永远是稀缺资源。张莉表示,互联网技术催生文学传播机制创新,但文学艺术的生命力始终来源于高质量的、经久不衰的、丰富动人的内容本身,“作家的创造力才是文学力量的真正来源。能够‘出圈’的文学作品,无一例外都根植于作品本身的品质和生命力,只有作品禁得住读,才能让主播的推广变得更可信”。

  《光明日报》(2024年01月25日 09版)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