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农文旅融合促振兴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陈冠合 王美莹 岳佳仪
“旧说天下山,半在黔中青。又闻天下泉,半落黔中鸣。”山清水秀的贵州旅游资源得天独厚,随着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旅游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旅游拉起乡村的手,美美与共往前走。
沐浴秋日暖阳,记者来到距离“中国天眼”仅10公里的黔南州罗甸县沫阳镇大小井风景名胜区。连峰叠翠,绿竹丛生,河水清澈见底。撑一只排筏,景区船工罗明辉载着游客徜徉于碧波之上。
“要串门,先划船。”罗明辉说,直到20世纪90年代,从村里这个寨到那个寨,还只能乘船走水路,去县城不通硬化路。虽然到处青山绿水,但想过上好日子,只能外出务工。
城市人多向往山水田园,在沿海打工的罗明辉总会想,要是我们村里也能搞旅游,那一定能吸引很多城里人!
“县城通了高速,村里通了油路,游客多得像赶集!”讲起大井村的变化,说起自己的梦想成真,老罗格外自豪。去年,结束了近30年的漂泊,他回到景区当上了一名船工,在家门口摆渡迎客。“这个国庆假期,我一天就能赚四五百元嘞。”看到村里旅游如此火爆,罗明辉还盘算着要在自家里开农家乐。
“现在景区和周边旅游服务等业态,已经成了村集体的主要收入来源。”大井村驻村第一书记杨自卫介绍,大井村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打造“组织强、产业兴、治理顺、生态美”的生态旅游示范村。2023年以来,大小井风景名胜区已接待游客70余万人,带动农户就业600余人。
贵州乡村“看得见”的旅游资源,正源源不断变成农民“摸得着”的红利。
漫步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远山如黛,田埂葱茏,入眼皆是青瓦白墙、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
在村民母先才家的土陶制作体验吧里,一批小学生正在体验非遗制作。母先才用厚实而粗糙的手掌引导着稚嫩的小手,小心翼翼地捏着陶土,不到10分钟,一只属于小朋友自己的陶罐便在制陶机上成型。
土陶制作工艺是花茂村有名的非遗项目,母先才更是干了33年这门手艺。如今,他的陶艺馆生产的土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家庭收入也翻了好几倍。可说起曾经的苦日子,他却觉得并不遥远:“原来烧一次土窑,要三天三夜,浓烟滚滚。烧完一批窑,熏黑得连自己都认不出来。”
花茂村以前的名字叫“荒茅田”,这里曾经荒田遍地,茅草丛生。村民们为了补贴家用,农闲时做土陶,挑十几公里到镇上去卖。“那时候土陶能赚几个钱啊?年轻人只能出去打工养家。”母先才说,“都是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才带活了我们这些传统手艺人的生意。”
2014年,枫香镇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提档升级示范点,邀请浙江大学团队在白泥十字路口以土陶文化为背景设计了陶艺文化创意一条街。母先才也把土窑全部换成了电窑,陆续推出各类新颖时尚的陶器,探索传统工艺与文化创意的结合,收获了市场认可。
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名副其实。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彭龙芬说:“现在我们村产业兴、生态优、乡风好、民风顺、党建强。花茂人的笑脸越来越多、越来越灿烂!”
“我们‘村超’故乡的黄金百香果,每一颗果子都是纯甜的。”在黔东南州榕江县新媒体产业园直播间里,桌上摆满了各色农特产品,村民吴家美正在直播带货。不远处城北新区体育馆的球场上,贵州“村超”全国美食足球友谊赛火热进行,前来现场感受比赛热闹氛围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
持续出圈的“村超”赛事,火了旅游,美了农人。“在球场上尝过我们啦啦队送的黄瓜、西红柿的游客,都找到村里头来嘞,想要多买些农家新鲜菜带走。”榕江县阳光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杨求仙说,“背靠万亩坝区,今年蔬菜收成好,销路更是不愁!”
今年9月底,“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全线启动仪式在黔东南州雷山县举行。这条全长488千米的旅游线路,把黎平、从江、榕江、雷山、台江、凯里等6个县(市)43个传统村落串珠成链,将自然山水、古寨炊烟、田园牧歌融为一体,一开通就为百村千寨带来了旺盛的客流。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贵州旅游人次、收入已恢复至2019年同期水平,第三季度和中秋、“十一”已大幅超过2019年水平,呈现火爆态势。当前,通过进一步发展赏花经济、开展特色村寨游、开发乡村旅游伴手礼、打造农文旅融合示范样板等措施,贵州大力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不断激发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新动能,形成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
在贵州,旅游与乡村的手正越拉越紧,乡村振兴的势头越发强劲。
《光明日报》(2023年10月30日 04版)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