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财政部门部署今年下半年防控地方债风险工作

发布时间:2023-09-22 09:47:00来源: 法治日报

  遏制增量化解存量坚决查处新增隐性债务行为

  财政部门部署今年下半年防控地方债风险工作

  核心阅读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提出,要坚决查处新增隐性债务行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

  □ 本报记者 万静

  财政部近日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要坚决查处新增隐性债务行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

  《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9203亿元,同比增长13.3%,31个省份收入同比均实现正增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33893亿元,同比增长3.9%,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区域重大战略、教育、科技攻关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有力保障。

  对于下半年财政政策,《报告》提出的主基调是,坚持稳中求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报告》对我国下半年地方债防控风险、特别是严控隐性地方债增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着力扩大内需、提振信心、防范风险,不断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风险隐患持续化解。

  加力提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对于如何防控地方债务风险加剧,《报告》陈明了应该要“做什么”的三件事:

  一是要加力提效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经济财政运行监测和形势分析,密切跟踪地方和部门预算执行情况,用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合理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全面提升资金支付效率,推动各项财税政策尽早落地见效。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研究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持续加强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和投后管理,提升专项债券资金使用效益,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加强财政、货币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强化预期管理,更好发挥协同效应。

  二是要支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确保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惠企创新政策应享尽享,引导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研究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不断提升科技投入效能。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强化创新驱动,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保障力度,研究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健全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落实区域重大战略,增强区域发展协调性均衡性。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等政策,支持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三是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用好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等政策,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强化各级财政“三保”责任落实,指导地方统筹转移支付资金和自有财力,在优化支出结构上多下功夫,加大财力下沉力度,加强库款保障情况监测预警,对困难地区及时予以适当支持,确保基层“三保”不出问题。持续做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基本住房等民生保障,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水平,加强困难群众救助帮扶,支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不断织密扎牢民生兜底安全网。

  与此同时,《报告》也提出了应该要特别“注意防范”的两件事: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压实地方和部门责任,严格落实“省负总责,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各负其责”的要求。督促地方统筹各类资金、资产、资源和各类支持性政策措施,紧盯市县加大工作力度,妥善化解存量隐性债务,优化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逐步缓释债务风险。加强跨部门联合监管,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强化定期监审评估,坚决查处新增隐性债务行为,终身问责、倒查责任,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稳步推进地方政府债务合并监管,推动建立统一的长效监管制度框架。

  进一步严肃财政财经纪律。《报告》提出各地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推动形成财政部门主责监督、有关部门依责监督、各单位内部监督、相关中介机构执业监督、行业协会自律监督的财会监督体系,依法依规加强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和个人的财政、财务、会计活动的监督。

  多地部署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中央政策出台的同时,地方政府的行动也非常迅速。

  近日31个省份陆续公布2022年财政决算报告,部分省份还一同披露了今年上半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以下统称为决算报告),其中不少省份再次就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作出部署,除了常见的强化监管等表述外,也有一些较为新颖的提法,比如“通过债务置换续本降息以短期缓释债务风险”“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来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等等。

  今年7月下旬,中央针对地方债务问题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严控新增隐性债务等。

  对此,湖南省在近日披露的决算报告部署今年下半年工作要点时称,落实好“一揽子化债方案”。激励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替接他盘”、续本降息,推进隐性债务防断链、优结构、降成本。加强融资平台公司综合治理,防范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

  江苏省提出要进一步压实市县主体责任,把防范化解风险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坚决不触碰新增隐性债务红线。扎实开展全口径债务统计、监管,稳妥做好隐性债务和融资平台经营性债务管控工作。

  据了解,目前地方债风险主要集中在隐性债务上,即地方政府在法定政府债务限额之外直接或者承诺以财政资金偿还以及违法提供担保等方式举借的债务,这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举借。

  从不少省份的决算报告相关表述来看,地方普遍表示要统筹各类资源及政策措施来化解存量隐性债务,缓释风险。比如,吉林省的决算报告称,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之一是抓债务。通过协调金融机构降低利率、调整期限、强化库款资金调度以及必要的转移支付倾斜等方式,积极支持相关市县化解存量债务风险。江苏省部署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时表示,积极与财政部对接,落实扩大建制县区隐性债务化解试点工作。

  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工作要求

  信息透明对于提升地方债务信息监督力度的积极意义不言而喻。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地方政府债务信息透明度的工作要求,比如在2018年12月,财政部印发《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明确地方政府债务预决算信息公开、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等要求,强化信息公开监督等。2019年4月,国办印发《2019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要求推进全国统一的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建设,由地方政府定期公开其债务限额、余额、债务率、偿债率以及经济财政状况、债券发行、存续期管理等信息。

  2021年财政部印发《地方政府债券信息公开平台管理办法》,明确地方财政部门应当按照《地方政府债务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规定,在公开平台相应栏目及时公开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项目、还本付息、重大事项、存续期管理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财政状况等相关信息。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朱南军认为,信息透明化不仅能有效督促地方政府约束自身举债行为,也是未来中央对各地方债务进行全局式监管的重要抓手。债务透明化要求地方明确各类债务的统计口径与政府责任范围,定期对债务种类、规模、结构、期限、债务主体及其主要财务情况、债权人等关键信息进行全国范围内标准化的统一披露,以便监管机构与中央政府及时了解跟踪各地区债务信息,方便进行风险预警并提前制定妥善处理方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施正文分析指出,地方债务信息公开透明有助于预防腐败,调动公众监督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地方财政信息公开可以改善预算绩效,使政府项目在成本效益比之间获得平衡。为此建议各级政府及时完善债务管理制度,适时公开债务资金使用情况,能更好地防范风险、规范管理、接受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法治日报)

(责编: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