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四川旅游学院探索“旅游+红色”育人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08-29 10:13:00来源: 中国旅游报

  晏启鹏 吴小莉 刘国华 赵叶霖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川旅游学院坚持“植根四川”,肩负“强旅报国”使命,围绕学校“多维协调”大思政育人体系,探索“旅游+红色”课程思政育人新模式。

  学校通过推动“旅游+红色”课程群建设、强化校园“旅游+红色”文化熏陶、开展“旅游+红色”研学实践活动3项举措,充分发挥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将“旅游+红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融专业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富集的四川热土中进一步提炼萃取精华,传承并推广地域文化,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

  全员参与课程建设

  助推铸魂育人守正创新

  学校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课程教学和红色教育结合起来,着力打造《红色四川》精品必修课程,同时在旅游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烹饪与营养教育等专业课程中融入红色文化内容,丰富红色旅游网络教育资源,推动“旅游+红色”课程群建设。

  为充分发挥课程主渠道的育人功能,精品必修课《红色四川》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和谐共生”的课程理念,围绕伟人故里、长征丰碑、川陕苏区、同心抗战、三线建设、两弹一星、改革之乡、抗震救灾四川红色文旅八大主题,教导青年学生通过红色旅游传播红色文化,2022年有上万余人次学生顺利完成该课程学习。同时,学校将《旅游学概论》《文化资源概论》《中国饮食文化》《烹饪营养学》《体育旅游概论》等专业课程和价值引领有效融合,结合四川地区红色资源特点以及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等,融入红色文化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完善课程架构,丰富“旅游+红色”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打造“能力强、素质高”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此外,学校还依托网络教学平台,通过数字化技术、青果课堂App等,打造四川红色文化数字化博物馆,建设《红色四川》网络课程,目前已有2万余人次学生在线学习,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需求。

  全面打造校园文化

  助推铸魂育人走深走实

  学校设校史馆、休闲美食文化园等红色旅游景点,实现了校园旅游与红色教育的有机统一。四川旅游学院是全国100所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之一。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充分发挥校园旅游文化对青年学生的思想熏陶作用。校园与景区为一体的办学特色,为学校创造了校园旅游+红色文化的天然条件。

  学校将校史馆建设成为一座开放、自由、实用的校园文化景点,充分展现校园旅游文化精髓。同时,学校已建成国家3A级旅游景区——休闲美食文化园,并将峨眉青城、九寨黄龙、岷山岷江、乐山大佛、都江堰等风景名胜浓缩进校园,形成“校园在景区,景区在校园”的独特格局,课堂与实景无缝对接,文化与旅游相得益彰。

  学校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校史馆、休闲美食文化园,以及培养学生成为校史馆、休闲美食文化园等旅游景点讲解员等方式,培养青年学生传承中国优秀旅游文化,肩负起“强旅报国”的历史使命,与学校旅游办学特色相呼应。

  全程融入研学活动

  助推铸魂育人常态开展

  学校坚持“大思政课”的教学理念,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旅游体验式、现场展示阐述红色历史的优势,坚持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相统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红色”研学实践活动。

  学校红色文化长廊设有红色研学篇章,涵盖四川红色文化八大主题的红色经典文化和红色旅游精品研学资源,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3D+360°全景混合式VR,组织青年学生开展沉浸式、体验式红色旅游研学。同时,学校以四川红色文化教育学院、旅游文化产业学院、运动与休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二级学院为单位,开展读书、征文、演讲、展演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重要时间节点到广安、巴中、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攀枝花5个红色旅游综合发展区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依托四川省十大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开展“重走红色路线”研学活动等。

  学校还开展了2023年“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设有文化引领篇——传承工匠精神,舌尖寻味篇——寻健康之味,助乡村振兴、体育强国篇——“健康生活,积极运动”3个主题篇章,旨在引导青年学生将旅游知识与红色研学相结合。

  7月15日,四川旅游学院校级重点实践团队“往昔峥嵘,岁月与共——川渝红旅研学小分队”还顺利完成为期15天的红色旅游研学活动。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