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长江文脉 挥毫万里长卷
传承长江文脉 挥毫万里长卷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序推进
本报采访组
2021年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启动,这是继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之后,又一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长江,与黄河同源而殊途,孕育了不同的文化,巴蜀古国、荆楚文化、良渚文明,灿烂多姿;长江,与黄河殊途而又同归,衣冠南渡、西学东渐,孕育出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历经数千年文脉传承,长江已然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就是要传承长江文脉、守护民族之魂,做大做强中华文化重要标志。一年多来,从搭建机制到编制规划,从挖掘阐释到创新传播,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有序推进,长江文化正以更加鲜明的形象走进大众视野。
保护长江 为民族传承文化瑰宝
滚滚长江奔流东去,一路上开山劈石、蓄湖育田,造就了壮丽山川、富饶田园;烟雨长江穿越历史,数千年中孕育文明、沧海桑田,一颗颗文明之珠镶嵌在长江流域版图上。
经历数千年的积淀,目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沿线13个省区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4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38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41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465个,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118处、国家一级博物馆91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高度富集的区域。
作为牵头单位,文化和旅游部把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建立健全系统保护、协同保护的体制机制。在大力度的顶层推动下,各地对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更加重视,采取了务实举措,切实守护了长江文脉。
在长江下游的浙江杭州,埋藏地下5000多年的良渚古城,重新进入大众视野。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良渚古城发掘保护工作仍在持续,遗产展示、价值挖掘、活态利用、教育引导等效益持续释放。不仅如此,周边乡村“众星拱月”,守护良渚文化生态,承接和分流大众客流,形成了一个“遗产地未来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
在长江中游的湖南岳阳,长江、洞庭湖生态保护牵动着百姓的心。当地大力推进长江岸线复绿、洞庭湖生态环境整治,科学统筹江、湖关系。目前,东洞庭湖保护区核心区湿地生态修复任务已全面完成;长江沿线43个“绿色村庄”完成绿化面积超百公顷,沿江4个村庄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
“生态修复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岳阳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负责人表示,启动建设以来,岳阳启动了长江流域文物资源调查,由市政府研究室牵头完成《关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岳阳段)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对建设思路理念、现实基础、瓶颈制约等作出了分析、提出了建议。
在长江上游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闪耀世界。为加强三星堆文化保护,2021年以来,四川实施了三星堆遗址保护条例、印发了三星堆文化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方案,为长江文物保护利用注入力量。
解读长江 让大众读懂民族精神
如果把长江比作一本书,如何让大众爱读、读懂这本书?自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启动建设以来,广大文旅工作者积极做好长江文化的内涵挖掘和生动阐释,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宣传效果,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品牌。
文化和旅游部制定了年度宣传推广计划,组织专题座谈,指导各地加大宣传力度,多角度、全方位呈现长江文化。
由文化和旅游部指导,湖北牵头举办的“沿着长江读懂中国——万里长江行”主题宣传推广活动今年4月启动,联合沿线地区近百家媒体及文化和旅游部门,沿着长江探访长江故事。
“活动从更广视角、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讲好长江故事,吸引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和支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助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探访团特邀专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陈树祥说。
上海会同江苏、浙江、安徽推出“过江南·长三角名人故居之旅”特别节目;青海结合举办三江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广泛宣传长江文化;云南、贵州围绕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创作推出舞台剧《巧渡金沙江》、红色黔剧《无字丰碑》等。
长江安徽段被称为皖江,流经安庆、池州、铜陵、芜湖、马鞍山。走进芜湖,繁华城市依偎着开阔江面,夜幕降临,一江灯火浸、两岸夜潮生,吴波秋月、镜湖细柳、蛟矶烟浪等胜景融入夜色之中。“把长江引入城市、把城市推向长江”,秉持着与长江共生共荣的理念,芜湖积极开拓长江夜游、旅游演艺、科普研学等文旅新业态,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典范标识。
从芜湖顺流而下,不过三四十公里,便是马鞍山。长江之畔的马鞍山市长江不夜城流光溢彩、人流涌动,沉浸式演艺、光影艺术、特色美食、精品文创等从不同角度诠释着长江文化。“不夜城融合了长江主干道沿线11个省市的自然与人文元素,构建起一街、一卷、一乐园、四广场,整条街区成为一座浓缩的长江文化博物馆。”长江不夜城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长江,是具有极大历史时空跨度的超级线性文化遗产,要站在人类文明和中华文明的宏观视角,深刻提炼整体性形象和通识性符号,将长江塑造成中华文明的象征和参与世界文明对话的超级IP。”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傅才武认为,要依托长江干流及重要节点,打造一系列地标,做足“水”文章。
完善机制 促公园建设有序展开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范围涉及13个省区市,涵盖吴越文化、楚文化、巴蜀文化、滨海文化、都市文化等。要在如此广阔的空间、如此丰富的文化基础上建设国家文化公园,就要搭建起强有力的推进机制、擘画好建设蓝图。
自部署启动以来,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建立工作机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稳步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召开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视频调度会,围绕健全体制机制、科学谋划布局、深化文旅融合等方面作出详细安排。先后赴江苏、湖北、湖南、重庆等重点建设区开展专题调研,以集中座谈、实地考察、电话访谈、舆情监测等多种方式,把基本情况摸清、把困难问题找准、把解决对策提实。
今年3月6日,文化和旅游部有关调研组一行来到常德调研,实地踏访城头山遗址。“要在保护好独具特色的文旅资源的同时,深刻把握长江文化的内涵,深入挖掘古遗址的文化价值,大力推进古遗址系统性保护;要用好用活文物和文化资源,推进优质文旅资源一体化开发和深度融合,努力打造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样板。”调研组建议。
在充分调研基础上,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制定《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实施方案》,编制《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文物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实施《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文化和旅游部还同步推进沿线13个省份编制分省份规划,着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衔接、开放共享的建设格局。
一年多来,长江沿线省份纷纷搭建起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推进机制,并积极谋划建设蓝图。
江苏建立省委书记担任组长、省长担任第一副组长的领导机制,统筹推进大运河、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江西九江市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九江段项目建设运营工作领导小组,每周对项目建设进行调度;上海确定由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牵头的工作机制,形成市区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重庆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国家文化公园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庆段)建设。
对此,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国家文化公园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贺云翱建议,各级统筹协调机构既要加强统筹又要充分尊重地域特点、鼓励创新,真正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当前,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深入推进,中华儿女正沿着万里长江挥毫泼墨,描绘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采访组成员:李志刚 章璇 高慧 朱文文 白骅 邰子君 执笔:李志刚)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