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湖北科技强省建设成势起效——创新促发展 荆楚敢为先

发布时间:2023-08-04 09:48:00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光明日报记者 邹晓菁 殷泽昊 吴娜

  1976年,武汉邮科院一间实验室里拉出了一根长度为17米的玻璃细丝,这是中国第一根石英光纤。如今,武汉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从武汉发出的这束“光”,让世界看到湖北的科技硬实力。

  在湖北的创新版图上,一项又一项关键技术相继取得突破。全球首款128层闪存芯片研发成功,800G超高速硅光芯片单通道速率世界领先,遥感、地理信息、导航定位(3S)等技术水平全国一流,1.6Tb/s硅光通信芯片、232层NAND存储芯片全球首发……

  正如湖北省科技厅副厅长吴骏所介绍的,“近年来,湖北勇担科技自立自强使命,深入构建完善全省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全国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成势见效。”

  八月之初,走进荆楚大地,处处可以感受到涌动的科技创新活力。

  创新驱动发展,武汉是“龙头”。“湖北将扎实推进武汉科创中心建设,以东湖科学城为核心的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全面提速,推进‘光谷’‘车谷’‘网谷’三谷融合发展,深度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吴骏告诉记者。

  在武汉之南,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昔日的黄土岗,已经发展成为武汉四大副城之一的车谷,一家家整车企业在这里诞生,一个个整车工厂在这里建成。

  来到车谷的工业园区,惊叹于这里满满的科技感。打开手机App一键“召唤”,一辆无人驾驶的汽车旋即驶来,将乘客送达目的地后自行离去……武汉智慧生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力介绍,车谷目前奔驰着200多台无人驾驶出租车、50多辆无人驾驶小巴,曾经如科幻片般的出行场景,已成为车谷民众生活的日常。在车谷这片产业热土上,岚图、路特斯、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猛士科技等新能源整车厂也如雨后春笋,正破壳裂变。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国光谷”,一直是创业者的梦想高地。从研发中国第一根实用光纤到成为高新企业聚集地;从部分细分领域“跟跑”到“并跑”甚至“领跑”……这里,日夜都发生着与自主创新有关的故事。

  来到光谷的华工科技智能制造未来产业园,一台台“高精尖”设备整齐列阵。“这是国内首条三维五轴激光切割装备智造生产线,目前已在欧美、东南亚打开了市场,销量位居全球第一。”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言语中充满自豪。昔日,德国、日本厂商凭借在技术研发上的多年沉淀,多年来独步全球高端激光设备市场。作为后起之秀的华工科技,却在近年以极高的产品力,一步步撬开这一“红海”。

  追“光”几十载,众多光谷人也如华工科技一样,从这片科研沃土一步步走向世界。如今,光谷正大力发展芯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数字化产业,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湖北积极推进全域科技创新。打开如今的湖北地图,一条从武汉光谷高新大道出发,向东连接鄂州、黄冈、黄石等地的光谷科创大走廊,绵延百余公里。

  2021年2月,光谷科创大走廊启动建设。在这里,创新“因子”发酵裂变。创新“一子落”,发展“满盘活”。

  在黄冈,光谷黄冈科技产业园等如火如荼地发展着。在黄石,不少企业正在招兵买马,抢抓光谷科创大走廊机遇。武汉锐科是国内首家以激光器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就已在黄石建设了生产基地。“我们研发在武汉、生产在黄石,引才在武汉、用才在黄石。我们的产品在光谷大走廊内部也形成了良性内循环,比如我们卖激光器给华工科技,华工科技做成激光器加工装备再卖回给我们。”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工程师闫大鹏介绍,湖北科创的良性联动,让激光装备稳稳安上了激光器这个国产“心脏”。

  目前,黄石200多家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与武汉相关企业建立了稳定产业链配套。

  科技的飞速发展影响着湖北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推动出租车辆新能源化、建成智慧公交为居民提供绿色出行服务、构建新能源船舶示范运用场景……宜昌市把科技运用在交通运输领域,让绿色理念融入“城市动脉”。

  2022年3月,全球载电量最大的纯电动船舶“长江三峡1”在宜昌秭归新港首航。该游轮采用清洁水电能源,一次充电可续航100公里,每年可替代燃油530吨,减少有害气体排放1660吨。如果一辆家用车百公里油耗10升,年行驶里程1万公里,每年碳排放量约为2.7吨,那么“长江三峡1”的年减碳量相当于600多台家用轿车的碳排放量。

  “我们将坚持绿色科技赋能交通,让科技在生态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宜昌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草木葱郁、江豚逐浪,行走在宜昌,“绿色荆楚”跃然眼前,科技发展的成果早已浸润到日常生活中。

  当年从武汉发出的这束科技之“光”,照亮了人们的生活,也照向更辽阔的世界。

  《光明日报》(2023年08月04日 03版)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