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即时新闻 > 时政

小镇小手艺 做成百亿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3-07-26 10:12:00来源: 人民日报

  一支普通牙刷值几块钱?加工环卫车的边刷要多少技术?可别小瞧!制刷“小手艺”,在安徽潜山源潭镇,已做成百亿“大产业”。

  源潭,地处大别山边缘,位于潜山市东南。常住人口逾9万,其中3万多人从事刷业。2022年,源潭刷业产值逾百亿元,规模做到全国第一,被授牌“中国刷业之都”。小镇上,现有全国唯一的省级刷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研发中心,全省唯一设在镇里的省级行业商会“安徽省刷业商会”,还有安徽第一个设在乡镇的“公用型保税仓库”、全省第一个落在镇里的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

  一门最初养家糊口的“小手艺”,如何壮大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一个散布村镇的“草根经济”,如何成长为全国行业第一?一个传统小镇,如何走出自己的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之路……盛夏,我们走进源潭刷业产业园,一探究竟。

  靠刷子起家,源潭经历了什么——

  生产千个产品,拥有万种型号

  到潜山,“源潭刷艺小镇客厅”是打卡必到处。从小小的油漆刷,到几米长的工业辊刷;从柔软的毛刷,到锋利的钢刷;从民用刷,到环卫刷、工业刷;从洗衣刷鞋,到擦拭精密仪器,这里的刷业品种多样,门类齐全。

  “我们源潭刷业,‘千个产品,万种型号’。”解说员语气里满是自豪,“源潭生产的环卫刷、工业刷、民用刷,国内市场的占有率逐年提高,还远销海外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但凡能想到的刷子品种,都可以在源潭找到,或在源潭定制。”源潭镇党委书记徐海洋解释,“现在的刷子,不只用在千家万户,而是既能上天入地,又及远洋戈壁。”他手一指说:你看,连国产大飞机生产需要的工业刷,也来源潭采购。

  安徽六顺达刷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储文明,每次陪客商到这里,都会感慨万千:作为源潭镇最早从事刷业的“刷一代”,他太了解源潭的刷业发展历程了:从“两把刷子”起家……

  “收购鬃毛,分拣加工成毛笔或简易的油漆刷,然后背着小毛刷到省外闯荡!”改革开放初期,少年储文明就背着装满刷子的袋子,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

  走南闯北的“背包客”们,在兜售中捕捉商机:他们发现工业刷、环卫刷利润更高。于是,大家通过拆解废旧刷品“偷师学艺”,开始了模仿生产;制刷的方式,也由纯手工艺转为半机械化。

  储文明是镇里最早一批办起小企业的。他与5位亲友筹资,六顺达公司就此成立。“当时全市刷企一两百家,都是‘小作坊’,标准不统一,销路不稳定,没有品牌,难成气候。”徐海洋说。

  为了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进入新世纪后,当地政府建起民营经济园区,引导散落在集镇各地的小微制刷作坊入园。市镇干部动员六顺达等小企业入驻园区,老储直摇头:做大就得投入。钱从哪里来?销路有没有保证?

  很快,大家发现政府相继推出的扶持政策极具吸引力:制定差别化扶持政策,对一般工业项目生产设备的投资额给予10%补贴,对轻工刷业给予的补贴高达20%;设立2000万元刷业发展基金支持创新升级,激励金融机构加大支持……

  “这力度,有‘两把刷子’。”储文明说。

  办企业手续、程序多。潜山市政务服务大厅为解决刷业企业烦心事,设置“源潭窗口”;只要企业有需求,政府就派人来指导、出点子。

  销路没底?政府借着招商引资为源潭拉客户,做推销;扩产能,周转资金有困难?当地及时把3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交到老储手上……几乎所有镇里、县里干部来调研,都会问:“老储,可有困难?”源潭刷业自此开始从“野路子”转向规范化、产业化、集群化方向……

  是政府做生态的“两把刷子”,带活了企业的劲头。原先跟舅舅在周边邻县跑毛刷销售的胡爽,回到源潭,“这里的政策更优,我想做企业。”他创办的三和刷业,主攻工业刷,不仅给液晶屏、智能手机、玻璃制品配套制刷,还给集装箱钢板、风力发电机配几吨重的滚刷。辞了国企外贸公司的职位,徐焰苗在源潭办起了环美刷业,一心专注环卫刷,成为全市第一个产值上亿元的制刷企业。

  从2010年的200余家经营主体,到现在近5000家经营主体;从最早的背包客销售、小作坊生产,到现在集原材料生产、刷产品加工、研发、销售、物流等的产业体系,源潭刷业一路狂奔:产业规模10年间增长近9倍;2019年,中国轻工联合会授予源潭“中国刷业之都”称号;2022年,源潭刷业产值达到105.6亿元。

  “刷子还可以做这么大!”当年的“刷一代”们,又惊又喜……随着潜山出台促进经开区源潭“专精特新”刷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徐海洋更坚定了一个信念:产业根本无所谓传统、落后、低端,只要做专了、精了、特了,“空间究竟有多大,难以想象!”

  “徒弟超越师傅”,源潭做对了什么——

  因地制宜,做大做强

  在潜山不时听到当地人说:师傅被徒弟打败。此话怎讲?

  源潭并非刷业的源头。源潭人的制刷手艺,是从邻近桐城的青草镇等地“偷学”而来。但现在,源潭刷业早把其他地方甩在后面。这不禁引起我们另一个疑问——制刷,这个至今仍被不少地方和企业视作“低端”的“小手艺”,为什么潜山当地高度重视?“我们也曾迷惘,一头雾水。”潜山市委书记梅耐雪说,“谁不是做梦都想引进一个几亿元、几十亿元的投资大项目?”

  源潭最早也规划过其他产业,做过服装、电子,都不成气候。少优势,缺资源,竞争力不强,招不到商。这些都是不得不直面的现实。

  为什么不从有群众基础的刷业上下功夫?浙江袜业小镇做到全国最大,一条领带撑起一个产业。小刷子为什么不能做到全国最大?潜山决定因地制宜,把刷业做大做强。

  决心再没有动摇过。自“十二五”以来,潜山一直把刷业作为主导产业,一任接着一任抓。安徽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于静波介绍:前不久带调研组到源潭,把“坚持主导产业不动摇,久久为功有定力”,列作源潭之所以能打造百亿产业集群的首要原因。

  有定位,有定力,还要能聚力。连续多年,政府始终在积极搭建各类平台——

  搭“产业集聚平台”。7平方公里的刷业产业园,入驻175家企业;获批省财政厅2亿元专项债券,建设智能清洁装备产业园;

  搭“创新孵化平台”。建10万平方米高新创业园,引导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和新签约项目进驻,推动制刷企业“小升规”“企转新”;

  搭“产品展示平台”。建起“源潭刷艺小镇客厅”,举办首届中国(源潭)国际刷子工业展览会,吸引来自国内外120家企业参展;

  搭“刷业商会平台”。2017年,源潭申请设立安徽省刷业商会,是全省唯一设在乡镇的省级行业商(协)会。政府每年资助40万元,支持开展招商引资、行业自律、企业家培训;

  还有更多“硬核”措施——全省首家设在乡镇的“公用型保税仓库”就落户源潭。安徽长中刷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小剑是受益者之一。去年10月,他从国外进口了一台价值50万欧元的设备,设备暂时存在保税仓库。“暂缓交纳近20万元的税款,解了燃眉之急。”王小剑说。“通过搭建平台,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免除企业的后顾之忧。”潜山市发改委办公室主任黄学华说。

  5年5个10亿,源潭怎么做到的——

  链条做长,产品做精,市场做宽

  在源潭制刷业的发展轨迹图上,2017年以来的5年可谓爆发式增长。连续每年以10亿元产值增长。原因何在?源潭的答案是——链条做长,产品做精,市场做宽。

  位于源潭镇的安徽保之林刷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热熔条刷生产线正快速运转。“热熔条刷重量轻、密度高、不掉毛,主要应用在液晶面板清洁。”公司技术总裁张时俊说,该技术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当年销售额就突破2000万元。

  潜山县亿达刷制品有限公司,企业自主研发的百洁布刷辊,应用到了国产大飞机C919上,“产品用于打磨机翼上的铝板,过去一直靠进口,经过前后两年研发,设计方案修改了10余次,才终于抢到了订单。”公司总经理王文斌说。

  “刷”出高质量,必须借助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源潭制刷人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与安徽工业大学共建刷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累计申报各项产品专利185项。“刷子是工业的晴雨表,涵盖各个领域。只有不断依托科技创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安徽省刷业商会秘书长丁跃进说。

  科技赋能为刷业升级插上了翅膀,海外市场则为源潭打开产业空间。

  环美是源潭最早做外贸的刷业企业。早在2011年,徐焰苗自己就远赴德国购买设备。10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布欧美。“我们要利用价格优势争取市场优势。”在徐焰苗的带动下,源潭一大批企业跨出国门。如今,仅环美一家年产值就近1亿元,其中60%的产品出口。

  位于合肥市高新区的安徽维睿斯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双手在键盘上飞舞,电脑屏幕频频闪烁;网线的另一端,是来自全世界的客户……总经理田仁元是90后,父亲在源潭经营着一家刷业企业。这些年,田仁元做跨境电商,年销售额达到3000万元。

  “百亿”之后,源潭下个目标是什么——

  摆脱“小富即安”思想,增强做强做优雄心

  “大姐,来啦!”大清早,69岁的源潭镇双林村村民李银珠来到安徽忠利轻工机械有限公司,招呼年轻人帮忙从三轮车上搬下刷片。

  “孩子不在家,从厂里拿点活计回家做。”李银珠笑着说,一边麻利地接过大袋刷毛,放到三轮车上。

  一个圆环形刷片,要手工将刷毛穿过刷孔,然后用铁丝拧紧。在家操作,时间自由,一个人一天就能做60多个;一个2元钱,一天净赚100多元。忠利像李银珠这样的“员工”就有10多位。在双林村,80%的人口都是刷业从业者。

  双林村党总支书记阮巧云介绍:村里正利用闲置的4亩多工业用地,建设33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进一步拉动就业,增加集体经济。

  雷亮亮是源潭人,早些年退伍后到深圳打拼,前些年决定返回家乡经营企业,专门为刷业企业生产研磨材料。他还把孩子带回来,送进镇里的幼儿园……

  “小时候镇上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现在有了医院、学校、公园,餐饮娱乐场所也多了。”他连连感叹。

  现在,源潭已建成全市最好的医院和小学,免费开放2座公园和市民健身中心,培育特色餐饮上百家,为全镇群众和外来人才提供优质服务。小小源潭,因刷业而集聚了外地创新创业人才近3万,占到全镇户籍人口一半。人气、人口、人才,正让小镇充满生机……

  不过,眼下的徐海洋着急一件事:怎么让企业家摆脱“小富即安”思想。“星星多月亮少,我们还没有一家上市企业。”他经常找企业家商量:“如果不继续做强做优,很快会被淘汰。”

  梅耐雪也在思考:源潭刷业在原材料和技术上,与刷业顶尖国家相比,仍有较大落差。

  今年5月,安庆市组织源潭刷业企业赴意大利米兰参加清洁设备博览会。会展上,20多家企业收获满满,达成2300万美元合作意向,更吸引了3家欧美客商跟随回国采购产品。

  “我们希望更多企业走出国门,增强做强做优的雄心,也看到差距奋起直追。”梅耐雪说。

  未来,一个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值得期待……(本报记者 吴焰 徐靖)

(责编:李雅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