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州:探寻县域非遗经济发展的密码
临近暑假,山东省青州市从事非遗电商生意的钱全旗,忙得不可开交。从老少皆宜的美食,到城市家庭喜欢的手工制作棉麻床上用品,钱全旗的店在端午假期开启前的7天销售额就突破了12万元。“店里销售的很多商品,都是根据当地非遗项目进行创意开发的,市场反响非常好。”钱全旗说,近年来,得益于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等部门的扶持,他的工作团队与当地非遗传承人合作,进行非遗文创设计开发,不仅解决了多位年轻人的就业问题,每年还能产生超过200万元的销售额。
如今在青州市,像钱全旗一样“吃非遗饭”的商家还有很多。聚焦非遗项目的活态传承,青州市近些年推动非遗经济高质量发展,将非遗项目与文创设计、景点打造、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换个花样闯市场
非遗项目“活”起来,必须到市场中接受检验。而融入现代市场的关键,在于建立专业的创作、生产、营销团队,让消费者乐于买单。
红丝砚和拓片技艺是青州市特有的非遗项目,经过一代代手工艺人的传承和创新,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张晓亭是青州市第十批市级非遗石刻拓片制作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几年,她不满足于简单传承,而是通过建设展览馆、承办砚雕比赛、开设非遗课堂等方式,宣传古城独有的传统文化,通过走产业化之路让更多非遗技艺走进市民日常生活。
近年来,围绕非遗产品的供给侧改革,青州市成立了青州花毽综合传习中心、传统音乐综合传习中心、红丝砚制作技艺综合传习中心等40个非遗传习所,不定期举办非遗技艺培训班,激励非遗传承人多收徒传艺。同时,开展非遗进校园、进课堂,创造性地进行非遗教育教学,形成非遗文化传承教育教学新模式。成立非遗名师工作室,承担青州市非遗项目在学校的传承任务;邀请非遗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与任课教师结对子,形成“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
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述举措的目的,在于培养自己的创作营销团队,让大家进一步掌握现代市场的需求理念。
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还打造了汇集展示、交流、互动于一体的非遗与旅游融合的大型非遗聚集区,构建集非遗创意产品、文化传承、文化消费、文化服务、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非遗交流平台,将众多非遗项目及上百位非遗人才融合至非遗聚集区内。
沉浸体验进景区
青州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生态宜人,全域旅游建设成果丰硕。近年来,着眼于推动旅游业的转型升级,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将非遗项目融入景区,让游客近距离感知当地民俗文化,增加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内容。
尝一块花香沁心的鲜花饼,与背着货架沿街叫卖的“山东货郎”擦肩而过,驻足听一曲山东快书数来宝……走进青州古城,游客瞬间沉浸式进入了一个“非遗展示大世界”。
青州古城是当地地标性的旅游景点。青州市非遗抖空竹第四代传承人张象举告诉记者,他每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在青州古城表演两个小时,就算自己没空,也会找会抖空竹的朋友“替班”。
为了更好挖掘和保护青州市非遗项目和本土民俗文化艺术,促进文游融合,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成立了古城非遗艺术团,将具有表演性质的体育竞技、说唱曲艺等艺术形式在青州古城进行常态化表演。政府给予传承人一定的补贴,使他们在基本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能专注于非遗技艺的传承发展。
对于非遗项目进景区的成效,家住青州古城附近的居民王传友很有发言权。王传友说,青州古城的非遗传承人展演非常受游客欢迎,每逢节假日,抖空竹的围观人群里三层外三层。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展示项目,比如花边大套制作、糕点制作,游客一买就是好几百元钱的,现场就安排快递发走。
扎根乡村筑富路
过去几年,青州市重点培育了一批非遗特色专业乡镇、专业村庄,打造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同时,挖掘和阐释非遗蕴含的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发挥非遗服务基层社会治理的作用。
石砌房民居建筑技艺是青州市井塘古村独具特色的一种建筑石砌房手工技艺,它就地取材,利用当地青石和极为原始的手工技巧,打造出冬暖夏凉且牢固实用的石屋,并根据地形地势使房屋依山而建、因势而造。
青州市投资4000余万元对该古村进行了保护性修缮,并组织民俗非遗展演。自驾游爱好者耿豪伟去年以来多次到井塘古村“踩线”。“今年开始,我们的自驾游俱乐部组织了多场活动,以家庭为单位,邀请大家深入田间地头体验非遗项目,井塘古村的环境非常好,非遗展演的内容比较丰富。”耿豪伟说,井塘古村的成功在于,其不仅保持了原生态的自然环境,还注重文化生态的保护。几十年前百姓的饮食起居场景通过非遗展示的方式,如今依然能看到。
近年来,青州市依托特色民俗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在乡村打造井塘古村、赤涧支前粮站、胡林古红色教育基地等特色展馆,以特色建筑、传统戏剧等吸引前来寻找乡愁的游客,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青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以非遗项目的传承发展为依托,未来青州市将在乡村推动“旅游+非遗”融合,延伸旅游业链条,培育农事体验、休闲采摘、花卉旅游等多元化特色乡村旅游产品,充分利用扎根乡村的非遗项目为乡亲们筑造致富路。(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锐)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